你會不會常有一種感覺:「明明我已經在一個星期裡,瘦了2公斤,為什麼我穿起衣服,還是一樣不好看?」或者是:「為什麼我已經減肥了,我的體型還是一樣?」

【打造行動健身房】

 運動前的功課:因「身材」施教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常常會把「肥胖」跟體重計上的「公斤數」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一個體重比別人重的人,並不一定代表他過胖。

圖片來源

 看肌肉含量判斷胖瘦 

「體重」雖然是觀察一個人「胖不胖」的指標之一,但是,更精確地說,「肌肉含量」比例才是一個人是不是「真的肥胖」的指標。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你確實減少了一些體重,但卻發現自己的體型沒有改變、穿起衣服還是不好看,可能就是因為你減少了一些水分、肌肉反而變輕,但是頑固又過多的脂肪,還是在你的身體擁有廣大的「地盤」,事實上,你還是個「胖子」,而且瘦了以後很容易就胖回來了,這就是很多人忽胖忽瘦的原因,反之,如果經過運動,脂肪降低,增加肌肉含量,就不容易復胖了。

而像NBA的詹姆斯大帝這種大塊頭,因為他運動量大、消耗的熱量多、又處在一種科學而又嚴格的訓練下,他的體脂肪比率,可能比我們在路上隨便一個苗條的「美眉」還低,還夠資格稱為一個「瘦子」──大塊頭的瘦子。

根據醫學常識,正常來說,男生的體脂率應該占體重的14%至23%、女生17%至27%。當成年男子的體脂率超過25%,成年女子的體脂率超過30%,就達到醫學上所謂的「肥胖」。

所以,肌肉含量比例才是決定一個人胖瘦曲線的關鍵。同樣50公斤的女生可以是曲線平坦也可以是凹凸有致喲!

 

 下一頁,劉畊宏教你看體型學健身,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