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不望報
不要期待對方的回報,想做就去做,我在台灣生活的時候,最感動的就是周遭的人不求回報的親切。大家不會像買保險或是儲蓄一樣,期待有所回報。在有困難時幫助我、提供我需要的物品、任何時候都歡迎我在家裡過夜,大家毫不保留的親切待我,卻從來沒有人說過:「我對妳這麼好,妳竟然......。」
東日本大地震時,全世界個人捐款最多的就是台灣,卻從來沒有人說過日本的謝意不足。我曾試著思考,為什麼台灣人總是用「GIVE&GIVE」的角度思考、不求回報呢?我想一定是他們認為「要是對方很高興的話就心滿意足了」、「可以為別人做些什麼很值得驕傲」,在自己的心中已經畫下快樂的句點。
另一方面,從別人那裡得到的恩惠,他們反而會記得很清楚。有個孩子把我給他的一點壓歲錢,放在藏寶盒裡保存好幾年;到鄉下去玩的時候還有人告訴我「戰前受了日本人的幫助」,為了報答這個好久以前的恩惠而請我吃飯。這就是施恩不望報、受恩不忘報,充滿感謝與喜樂的生活方式,只要能抱著這樣的心情,自己和周遭的人一定都能幸福。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沒有特別留意,我們就會走向施恩望報、受恩忘報,充滿不滿與憤恨的生活方式。譬如「幫了那麼多忙,結果對方竟然不肯為自己做一點小事」、「請對方吃飯,結果對方竟然一點也不感謝」,像這樣執著於施予別人的恩惠,就是施恩望報的表現。原本出於親切的善意施予對方的恩惠,最後卻變成恨意傷害自己。如此一來,等於是用自己播的種,讓自己陷入不幸。平常就把「我都幫了那麼多忙了」掛在嘴邊、希望別人感恩戴德的人,周遭的人應該都會感覺到壓力而主動遠離,身邊的人會越離越遠。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建立起平穩的人際關係呢?
比方說,對別人親切時,要提醒自己「想做就去做,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如果覺得「我都幫了這麼多忙,他竟然還......」,那麼打從一開始就不要出手。最後,在接受到別人恩惠時,一定要盡全力表示感謝。原本「為別人做些什麼」,是最幸福的事情。給予別人恩惠時抱著「我自己也心情很好,真是太好了」的想法,就能輕鬆給予或接受別人的恩惠。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就會吸引更多人到你身邊。
別接收他人的「惡意」
不需要用心去感受別人的惡意,我有一個朋友,從國中時代開始就一直被霸凌。然而,她自己完全沒有發現,過了二十多年,才從以前的同學那裡得知真相。
「嚇我一大跳!當時的確有過室內鞋不見、筆記本上被亂畫之類的事情。不過我一直認為那只是同學在調侃我,完全不覺得那是霸凌。反而還覺得那時候很受男生歡迎,國中時期過得很開心呢。」或許受男生歡迎就是她被霸凌的原因,但無論原因為何,我認為她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人。因為她完全沒有發現周遭的惡意,所以不曾受傷,也沒有憎恨何人,只留下美好回憶。
因此,傷害別人的惡意,只要當作沒發現跳過即可。只要不認真看待惡意,就不會被傷害。話雖如此,也不可能完全無視,所以只要假裝聽就好,並不需要真心接受。無聊人士的壞話、抱怨,不平之鳴、不滿亦如是。
另外,這些對話之中,可能會和聽聽就好、充滿惡意的內容混在一起,像是:「這個部分如果仔細聽,對今後的工作和成長有幫助。」假設前輩說:「你動作太慢了。前一任的○○先生處理速度就很快。」對於「動作太慢」這點應謙虛接受,但「前一任的......」這一段只是傷人的挖苦。或許對方也在後悔「怎麼不小心說出口了」,所以我們只要擷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繼續對話即可。
如果想要保持愉快、舒心的人際關係,自己對別人就不能抱有惡意。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懂得拒絕,而且不使用充滿惡意的言辭。語言蘊藏著力量,時常影響我們的心靈和身體。請謹慎選擇自己說出口的話,以及從他人身上接收的詞彙。
決定「放下」之後就會變得很輕鬆
精神集中在眼前的一件事情上,所謂的「正念療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當下這個瞬間,不被思考和情緒影響的自我體驗療法,也是目前頗受矚目的壓力消除法。我偶爾會採用正念療法的「冥想」。冥想很簡單,只要閉上眼睛自然深呼吸,深深吸氣讓意識集中在身體的膨脹和收縮。
在冥想途中有時會冒出「那個工作還沒完成」、「得聯絡○○先生才行」之類的各種雜念。這時不需要制止自己去想這些事,只要想著自己是「當下來到這裡」的訪客,再度深呼吸慢慢找回自己的意識即可。不知道是不是冥想的效果,我變得能在生活中專注於一件事情並且冷靜處理。平常我都放任自己天馬行空地想像,但工作或玩樂時,若覺得多餘的思考和情感好像快要擾亂自己的心,我就會告訴自己「現在不要管這些事」,再度把意識放回眼前的事情上。
現代生活中充斥大量資訊與各種課題,如果被這些事情影響,就無法把精神集中在當下正在做的事,身邊的人也會連帶受到影響。假設你和友人或戀人一起吃飯,但對方一直在想工作顯得心不在焉,而且還一直看手機,豈不是很沒趣。甚至你會很想告訴對方:「現在需要想這些事嗎?」當下最重要的就是一起吃飯聊天,盡情享受相處時光。
對未來的不安、對過去的後悔、對人的耿耿於懷和焦躁等擾亂心神的事情,一旦決定放下,整個人就會變得很輕鬆。所謂的決定,就是為自己的行為與情緒套上一定的框架。無論誰說什麼,只要決定放下,就能成為如自己所想的人。試著宣示:「我決定無論誰說什麼都要放下」,或許從此就能過著舒暢的日子。「決定不用負面的詞彙」、「決定不找藉口」、「決定不再後悔」,如果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只要有系統地果斷決定即可。
一旦決定,你就能瞬間從悶悶不樂、煩悶焦躁的情緒中解放,並且專心面對現在必須做的事情了。
延伸閱讀
與理性的人發生衝突時,生氣的往往是感性的那個:所以,要如何與「理性」的人相處呢?
職場上遇到討厭的人,最傻的方式就是逃避!聰明的人會透過「逆向學習」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