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九朝晚五的工作,但未獲上司賞識與認同,到底是主管有偏見,還是你努力的方向錯了?若你瞭解與主管相的處5大原則,願意花點時間認識你的主管,站並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或許你的努力就不會白費!

每個人都有工作上的目標。你有被賦予的目標要達到,你的主管也有。就算你的主管是公司經營者,他也會在意獲利、營收、客戶關係等事項;如果你的主管是公司中高階主管,他則可能在意業績、KPI、或更高層老闆的觀感。

原則1切合老闆的理想目標

工作時,不能埋頭於自己被交付的事項,要跳高一層,想想這件事情跟你主管的目標關聯性。如果跟他某個目標關聯性極高,你馬上就知道哪些工作千萬不能Delay,哪些稍微晚個一兩天或許也沒人會來罵你。再來,當專案必須取捨時,可以根據他的目標來決定。老闆若很在意上市時間,你就不用笨到跟他協商是否能延後專案一個月這種事;但若你提議的是加人或是外包,就比較有討論的空間。這可避免激怒老闆,甚至讓他覺得你很白目。面對問題時,除了考慮自己被指派的目標外,還要考慮他要什麼、在意什麼、害怕什麼。你的專案能否達成對他有多少影響?如果你的工作成果跟他的目標有很直接的連動,你就比較能跟他同一戰線的討論、並較容易得到援助。但如果你的目標未必能幫到他時,你就得重新思考與調整策略,否則只能盡量靠自己啦!

圖片來源

原則2找出老闆的溝通模式

好的管理者,尤其要向上管理時,必須清楚你的主管擅長的「資訊接受方式」。這能讓你提出的東西,更容易被他理解,自然也容易獲取他的看法與意見,進而得到他的認同,這是我們跟隨一個主管時,要盡快摸索出來的溝通方法。這其實是有心理學的論證基礎的。每個人性格與成長環境不同,培養出跟世界接觸的核心技能會不同。有些人會仰賴視覺取得資訊(在思考時把資訊轉回成視覺訊息)、有人仰賴聽覺思考……。這造成同樣是文字、圖型資訊、話語、或是數字資訊,每個人接受的程度都有落差。你不用他習慣的方法溝通,他可能根本聽不懂。就我而言,對文字的接受度高於聽覺,以電話討論嚴肅的議題超過五分鐘,我其實會恍神、也會不耐。打電話跟我報告事情的人,雖然在問題解決上我未必會刻意不公正,但心情上會稍微扣分。這扣分當然很冤枉,因為對方根本沒做錯什麼事情。但既然我們是人,就很難避免這類人性的偏誤出現在生活中。在報告與討論議題時,最好優先想想對方偏好的溝通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主管的性格,並讓他們「最輕鬆」的取得我們想報告的訊息。

圖片來源

下一頁看更多向上管理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