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聊天,講話還是得要保持一個內心的安全距離。太近,容易給人冒犯有壓力;太遠,又可能會因此變得生疏又生份掉了,如何拿捏好朋友間的邊界感,正是友誼關係是否能夠長遠走下去的關鍵。

#用看的不過癮?你也可以用 Podcast 聽! 

拿捏好朋友間的「邊界感」,讓友誼關係更長久穩固!

※個人邊界小辭典:

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個人內心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以此來分辨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許的,以及當別人越過這些界線時自己該如何應對。個人邊界不僅是實際物理上的身體距離,也可以是內心的社交距離。

延伸閱讀:有好處總是搶第一?面對「不客氣之人」的應對策略,善良請留給善良人!

 

拿捏好朋友間的「邊界感」,讓友誼關係更長久穩固!

#1.不過分親密探人隱私八卦

朋友間感情再好,仍舊要維持著一個分際。打聽別人薪資所得、家庭背景、感情狀況,個人私下的私密事或人際互動,若是某一方自認夠熟就問出太尖銳、太直接的問題,便容易給另一方造成內心壓力,一方面可能覺被冒犯;另一方面,很可能又基於想維繫關係,得多少透露點什麼,故過度的打探與關心,有時候反而會造成他人困擾。

過度關心,有時也是一種負擔。你自認是為你好、出自善意的問候,但若是對方認為自己不需要,也覺得不關你的事,但你卻又挾著關心的名義出發,想幫點什麼、給意見或直接幫對方做決定,那很可能就越界了而不自知。

延伸閱讀:人越老時間過越快?讓時間默默變長的5個生活小改變!) 

 

拿捏好朋友間的「邊界感」,讓友誼關係更長久穩固!

#2.不過分疏遠或不關心過問

關於人際關係的互動親疏,過與不及都不好。太靠近容易給人煩膩或是打擾。但同時,總是相隔太遠,也可能同樣會給人一種,你沒把我視為朋友,或是你沒把我放在心上在乎關心的感覺。像是過年過節忽視沒問候,或是明明看到對方社群發出好事或壞事的貼文限動,但卻選擇已讀不回,後續見面也不當一回事。或許你是打著不想打擾干涉的心態,但這之間的尺度拿捏,就真的要因人而異。了解你倆的關系走到哪,若是已是摯友等級,那該給的關懷問候,真的還是少不了,不要因一時怕尷尬或是懶惰,而讓你們的友誼就此默默斷了。

延伸閱讀:總擔心是不是有更好的選項?如果你已經做了選擇,就請別再想「如果」!

 

拿捏好朋友間的「邊界感」,讓友誼關係更長久穩固!

#3.不情緒勒索要求他人配合

朋友間的距離拿捏,其中一方太過強勢在意,便容易讓另一方得要反過來依附於他的需求。甚至有時候還會挾著好友的名義,希望對方無酬協助或不斷給予關懷,把朋友當成親人或是情人,要求或使喚,這種沒有拿捏好彼此關係的距離,一味期待對方迎合自己的需求,以好友稱謂各種逼迫或情緒勒索的行為,也是一種越界的行為。

延伸閱讀:別小看外表比同齡人年輕的人,他們其實都是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