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所有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才會被賦予這些情緒!例如,憤怒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傳達我們的需要與不滿;悲傷的存在,則是要讓別人知道我們需要幫助或是被照顧,但你知道「無聊」的這個情緒其實也是有意義的嗎?
雖然「無聊」這個字通常是給人負面的印象,但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其實「無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價值,而這些理由都告訴我們:偶爾放空或是缺乏好奇心也不是件壞事!
Advertisements
#1:這是對社會雜音或是資訊過載的一種適應機制
它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有助於讓你擺脫轟炸的資訊或是雜音,例如聽到任合聲音或是資訊就會有所反應「這衣服很好看欸!」「這拉鍊的設計很聰明欸!」「這魔鬼氈也太讚了吧!」包含沐浴乳的味道、廣播的音調、天空的鳥有幾隻等等,若一直不斷地對刺激感到好奇的話,就會造成「分心」。
雖然小寶寶的世界,就是對一切感到新奇有趣,但身為成人的你,當大量資訊持續轟炸我們,若我們無法「習慣」這些多數資訊,就會變得寸步難行。因為你不斷吸收,卻沒時間沈澱與消化,更何況你所吸收的東西還是沒篩選過的,因此「無聊」就是這道防禦機制,不讓腦筋花在這些不必要的事物上,而是專注在慎選考量後的資訊。
Advertisements
#2:一種「自尊心」的防衛機制
不同於#1所提及的防衛機制,以深層面來看,它也是大家為保護自尊心的另一種防衛機制,如同你表示歌劇很「無聊」,但有時候只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不懂歌劇;覺得學德文很「無聊」,其實有時候只是覺得新的語言很困難所以不想花力氣。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無聊」作為標籤,放在包裝自尊心的盒子外面,以避免它受傷。
#3:具演化的價值
當我們對「重複刺激」習以為常,就會因為感到無聊而去尋找新的刺激,這個行為便具備演化上的好處。因為我們為在習以為常的無聊生活中尋求新的刺激,進而激發新點子的產生,以及各種發明產物的出現。
#4:激發自省
若每天都忙到昏天暗地,日復一夜的不斷轉動,那麼就沒有「停頓的時間」去做思考、放空或是冥想,更別說有時間去檢討與反省,但我們都知道自省是一件好事,也是因為自省這個行為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學者們更針對此論點表示支持,因為他們發現具備「無聊傾向」的人往往更會自我檢視,尤其當談到自我評量與自我批判時,他們相對於不斷動作的人反而更加了解自己並具有邏輯性。
【延伸閱讀】
成功人士不給自己貪睡的5個理由:按下「貪睡按鈕」=向成功說NO!
你應該像「海綿」一樣:5個秘訣記下來,即使沒有天生高智商也能有效提升學習力!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