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姊妹淘)
●渴望得到別人的照顧,但是受照顧之後,又覺得很煩
●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讚美
●在人際關係當中,遇到讓你生氣的事情,你會在意很久
●你想說的事情,沒有辦法明確的表達出來
●如果要你在幸福和安全兩者當中選擇一個,寧可選擇安全(儘管它可能同時也會帶來不幸福)。
其實除了加藤諦三之外,其他學者也有談到類似的症狀[2][3],當你是因為害怕無聊、害怕寂寞、沒有自我價值感、利害關係而和對方在一起,這樣的一種依賴,就可能讓你明明不愛,卻仍然分不開。
所以作者說:「與其說你是喜歡對方,不如說你是透過戀愛,而讓彼此沒有解決的心理問題表現出來。」(p.130)
不過,我倒有不完全一樣的看法,我覺得你可能同時也真的很喜歡對方,但也因為對方有可能身上有你的陰影(Shadow)[4],有你無法接受的部分,所以兩個人互相吸引、互相捲入——只是,當你意識到這段關係已經快要沒有愛的時候,那麼就要想一想,困住你的,是不是「被拋棄的不安」的感覺?
無法解決的衝突(unresolved conflicts)
作者認為,那些害怕別人生氣的人,其實是怕被別人討厭,而怕被別人討厭的人,其實最終害怕的是「別人」(p.85),但又因為不想要被丟下來,所以繼續依賴著對方。如果你看不懂上面這段話,可以仔細想一下下面矛盾的情境:
●你如此依賴一個人
●但又很害怕對方、害怕對方會對你做出不好的事情,傷害你、或者是拋棄你
換言之,這個人同時會給你某一些安穩(雖然不是全部的安穩),但也有可能會傷害你的人,對你來說,那部分的安穩或習慣,可能來得比自由或者是過得幸福更重要,所以你選擇繼續待在這樣的關係裡面。
當你困於「人際關係成癮症」,長久下來可能會有幾種「病變」:
●心理麻痺:由於你選擇了(部分的)安穩,也等於選擇了繼續受傷。可是一直受傷其實是很痛苦的,所以你學會了一種能力叫做「心理麻痺」——當他在關係當中疏遠你、傷害你、跟你溝通的時候,你眼不見為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久了之後,沒看到好像就真的不痛了。增加自己的耐受性(tolerance),你就比較能夠繼續「待在」這段感情裡面——可怕的是,如果對方看不出你的犧牲,就有可能會軟土深掘,你的自我(Self)就會一點一滴地被侵蝕。
●怨恨累積:由於你不容許自己對對方生氣,因為生氣意味著這段關係有可能會結束、爆炸、導向你無法控制的結局。所以唯一你可以控制的,是對自己生氣,或者是對著「不相干的人」生氣,覺得很煩躁、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5]。你真正該氣的人沒被氣到,而這溢散的怒氣如果長期壓抑下來,也有可能讓你產生焦慮或者是憂鬱等等心理疾病。
●時辰一到: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會如此悲觀,我一直相信人都有絕處逢生的能力,當你發現「自我」已經慢慢消失殆盡的時候、當你看見自己在這段關係當中的痛苦經越來越明顯,沒有辦法再麻痺的時候、或者是有另外一個「替代的安穩對象」可以讓你「上船」的時候,或許你就會壯士斷捥,毅然決然結束這段關係。
其實,感情走入黑暗的幽谷,也是和你內在的黑暗對抗的一種過程,表面上看起來你好像在面對一個「對你不好」的人,實際上或許你真正的敵人是「對你不好的自己」,畢竟傷害自己比傷害對方來得容易,只要刀刃不要指向對方,這樣假象的關係就可以持續,也就可以在部分的安穩當中苟且偷生。
慢慢提分手的勇氣
那該怎麼辦呢?
決心放下目前擁有的安穩,是需要勇氣的,你也不需要立刻就提出放手的打算,前陣子和一個心理師聊天,他說「分手不是一個日子,而是一段過程,所以如果你很難說出口,那麼就給自己時間慢慢説。」
當然,可以跟對方好好討論分開,或許是一個理想的方式,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說出「想要分手」這幾個字,這時候就要想一想適合你自己的方式。聽起來有點抽象,翻譯成「人話」,這個慢慢說可能涉及下面幾個過程:
●開始拓展你的交友圈,不要只繞著他打轉。
●如果你們住在一起,先嘗試找其他地方,狡兔三窟,有些時候可以不一定要回家
●如果你們有共同的活動,減少相處的頻率,在其他的社團或朋友圈,增加你的休閒。
●讓你的通訊軟體排行前3~5個人有其他你可以說心事的人。當然,如果你擔心別人說你「無縫接軌」,那麼或許你可以找同性別的人當作你可以講心事的朋友(倘若你是異性戀)。
有的人可能會反駁,我談戀愛之後,我的生活圈就變得很狹小了、我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跟朋友聯絡。是啊,你說的沒錯,但倘若你繼續維持現在的狀態,也只會重複前面所描述的那個「依賴成癮」的迴圈⋯⋯。你可以這樣問問自己:相較於直接跟他提分手,試著做做看上面這些拓展生活圈的方式,對我來說會不會比較容易一點?
是啊,或許目前的你真的還沒有提分手的勇氣,不過,我相信儘管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仍然可以擁有「不提分手」,但把自己過好的勇氣!
延伸閱讀
[1]加藤諦三(2016)。提分手的勇氣(王慧娥譯)。台灣:上奇時代 。
[2]Mellody, P.、Miller, A. W.、Miller, J. K.(2017)。Facing codependence: What it is, where it comes from, how it sabotages our lives(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台灣:遠流。
[3]Knee, C. R. C., Amy, Bush, A. L., & Cook, A. (2008). Relationship-contingent self-esteem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3), 608-627. doi: 10.1037/0022-3514.95.3.608
[4]長尾剛(2008)。圖解榮格心理學(蕭雲菁譯)。台灣:易博士。
[5]蘇益賢(2018)。練習不壓抑。台灣:時報文化。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