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41年,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風之谷》終於要在台灣大銀幕上首映了,這部作品也被譽為是「一生必看的作品」,究竟是有什麼魅力,讓他受到如此讚譽呢?
吉卜力工作室的起點
《風之谷》是「吉卜力三巨頭」宮崎駿、高畑勳和鈴木敏夫合作的起點,更是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與宮崎駿第一次合作的作品。當時,鈴木敏夫在動漫雜誌《Animage》擔任副總編輯,透過採訪工作結識了宮崎和高畑兩位大師。他首先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獲得熱烈迴響後,又說服高畑勳擔任電影監製,讓宮崎駿能全心投入創作工作。
而這部作品的成功讓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成立,並陸續誕生了《天空之城》、《龍貓》和《神隱少女》等經典動畫。可以說,沒有《風之谷》,就沒有後來風靡全球的宮崎駿作品。
久石讓與4歲女兒合作打造出經典配樂
《風之谷》不僅是宮崎駿的視覺盛宴,久石讓的配樂同樣令人難忘。當時高畑勳放棄了邀請當紅音樂人細野晴臣的機會,反而選擇了當時默默無名、只有30多歲的久石讓。兩人透過長時間討論,最終打造出結合合成器、歐洲德西馬琴和南美洲克納笛等多元樂器的獨特音樂風格。
而在電影中有段溫柔的「啦啦啦」兒童合唱,其實是由久石讓當時年僅4歲的女兒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這段純真稚嫩的童聲,配合娜烏西卡如天使般降臨在金色原野的畫面,成為電影最令人動容的片段之一。
王蟲的創作靈感來自《沙丘》
《風之谷》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生物莫過於巨大的「王蟲」。這些在沙漠和腐海中出沒的龐然大物,其實與近年爆紅的科幻片《沙丘》中的沙蟲有著不解之緣。宮崎駿曾坦承,《風之谷》的創作確實受到法蘭克赫伯特的科幻小說《沙丘魔堡》系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