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聚會過後,往往伴隨著令人困擾的宿醉症狀。頭痛欲裂、噁心想吐、疲憊不堪,這個時候,不妨可以透過運動緩解,但某些情況可別做喔。
宿醉不適的主要原因是身體脫水。酒精具有利尿作用,每多喝一杯酒就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而肝臟在分解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更會導致噁心、頭暈等不適症狀。而根據研究指出,透過簡單的運動,的確能減輕宿醉症狀。然而,這種改善並非來自「流汗排毒」,而是因為運動能提升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幫助更有效地處理酒精。
另外,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內啡肽(一種快樂荷爾蒙),這可能是某些人運動後感覺較為舒適的原因。然而,專家強調這種改善感受並非真正「解酒」,而是暫時的情緒提升。若決定進行運動,首先要確保充分補充水分,可選擇運動飲料或椰子水等富含電解質的飲品。其次,運動強度要適中,建議以25-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為主,如散步或輕度瑜伽。避免高強度訓練如重訓或跑步等。
而要判斷是否適合運動的關鍵,在於評估宿醉症狀的嚴重程度。如果只是輕微疲勞,適度運動可能會有幫助;但若出現嚴重頭痛或噁心症狀,運動反而可能加重不適。面對宿醉,最重要的是傾聽身體的聲音。適度運動可能有助於恢復,但前提是要確保身體狀況允許,並且做好充分的水分補充。預防勝於治療,最好的方式還是適量飲酒,避免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