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講求速食戀愛的時代,一種被稱為「Friends with Benefits」(簡稱FWB)的關係型態悄然興起。這種介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特殊關係,為什麼會在現代社會如此普遍?
FWB有哪些類型?
FWB,Friends with benefits,直接翻譯就是有利益關係的朋友,但這種關係指涉的一種帶有性關係的友誼,卻不涉及感情承諾,心理學家Mongeau的研究將FWB分為七種類型,包括真心朋友型,也就是最完美的既有性也是好友的關係;第二種是「純性伴侶型」,雙方純粹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維持關係,幾乎不涉及友情層面。第三種「網絡機會主義型」則介於前兩者之間,通常發生在有共同社交圈的人之間,經常在特定場合如派對後發生關係。
第四和第五種分別是「轉變成功型」和「不自覺轉變型」,前者是雙方有意識地將關係升級為戀愛,後者則是在不知不覺中發展成情侶。第六種「轉變失敗型」指曾嘗試轉為戀愛但失敗,卻仍維持性關係。最後一種是「前任轉型」,指從前任情侶轉變為FWB關係。
為什麼現代人趨向 FWB
FWB關係的盛行與現代社會特徵密不可分,「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沒有太多時間經營傳統戀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讓年輕人傾向迴避長期承諾,此外,社群媒體的普及也改變了人們對親密關係的期待,更傾向於彈性和自主的相處模式。但如果要更加深入探討,心理學研究人員Hughes在2005年的研究就指出,人們選擇FWB的動機遠比表面看起來複雜。最主要的五種動機包括:迴避感情責任、尋求性滿足、簡化關係複雜度、尋求情感連結,以及對這種關係模式本身的嚮往。
其中,就如同FWB的意義上,雖然性需求是最直接的動機,但尋求情感連結卻是緊隨其後的重要因素,這也反映了現代人在親密關係中的矛盾心理,既渴望與他人在心靈、肉體有連結,卻也希望享受原先自由的生活,因此才有越來越多了在性與愛之間,退而求其次只求身體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