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GT-R稱霸賽道的日產汽車,如今卻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2024年上半年度淨利較去年同期暴跌94%,僅剩192億日圓,如今要被台灣鴻海收購,還要求請本田來收購自保,究竟是做了走到這一步?
Nissan 汽車社長內田誠在2024年11月的業績發表會上,以沉重的語氣向大眾道歉:「面臨這麼嚴苛的局面,我們感到非常遺憾。」這家曾經叱吒風雲的日本車廠,如今不得不宣布全球減產兩成,並且裁員九千人的嚴峻措施。
其中最慘的狀況,來自於世界兩大汽車市場,北美和中國都沒有拿下獲利,首先 Nissan在北美市場的表現令人痛心。這個曾經貢獻超過七成營業利益的重要市場,在2024年上半年度首次出現41億日圓的虧損,主要原因在於日產過度押注純電動車,忽視了油電混合車型的市場需求,最終不得不採取高額銷售獎勵來維持銷量。
而在中國市場,日產同樣面臨嚴峻挑戰。從2018年的市場領導者,到如今被比亞迪等本土電動車品牌全面超越。日產主力車款「軒逸」在價格戰中節節敗退,進一步加重了企業的經營負擔。
面對困境,Nissan 急需尋求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本田汽車成為首選對象,兩家公司已開始進行經營整合協商。然而,意外的是,台灣科技巨頭鴻海也對日產展現濃厚興趣,試圖透過收購雷諾持有的日產股份,參與日產的經營。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汽車純電化的腳步來得太快,Nissan 在過去高層不斷內耗下,研發的腳步始終跟不上世界趨勢,技術汽車產業正面臨百年來最劇烈的變革。電動車時代的產品週期已從傳統的三年小改款、六年大改款,轉變為需要即時更新的快速迭代模式,過去被認為是技術的 Nissan,目前最有可能的選擇就是與本田合作,然而如果 Nissan 還是保持原本的僵固,是不是只是留了一個燙手山芋給 Honda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