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職場很常聽到 DEI 這個詞彙,其實就是希望企業可以在乎社會責任,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明明是很好的理念,但為什麼現在聽到DEI就像是如臨大敵,只怕遇到麻煩呢?

DEI的初衷與現實落差

DEI,英文是即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和包容(Inclusion),會推行DEI的初衷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包容的工作環境,讓不同背景的員工都能得到平等的機會和尊重,不過,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許多企業發現DEI政策的落實並非易事。有些公司在追求多元化的過程中,反而可能忽視了其他重要的因素,如個人能力和績效表現。

在哈佛大學的最近校長任命案,就爆發出了DEI的爭議為例,就有人質疑DEI政策可能導致在選拔過程中過度強調候選人的背景,而非其實際能力,就有人開始思考 DEI 政策究竟是齊頭式抑或是起跑點的平等?

DEI在不同產業引起的爭議

不只是學術界,DEI 在各界都引起了爭議。在企業界,DEI政策的實施面臨挑戰,有公司在推行DEI時,可能出現為了照顧A,反而對B不公平的情況,例如,在重視女性權益的同時,可能忽視了其他群體的需求。這種不平衡可能導致部分員工感到被忽視或不公平對待,失去了 DEI 的意義。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有些企業可能將DEI視為一種形式上的合規要求,也不是真正融入公司文化和日常運營中。這種表面化的做法不僅無法達到DEI的真正目的,還可能引起員工的不滿和懷疑。

不只是企業界,在文化產業中,DEI政策引起了更多爭議。以最近最受到討論的遊戲產業為例,一些遊戲開發商在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過程中,可能過度強調社會議題,而忽視了遊戲本身的娛樂性和玩家體驗。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核心玩家群體的流失,影響遊戲的市場表現,例如 Sony 最近推出的《星鳴特攻》,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另外在電影行業也是,有些為了符合DEI標準而改變經典角色設定,也引發了觀眾的不滿,最有名的就是迪士尼推出的作品,當然也因此不受到影迷的喜愛。

DEI 未來該怎麼走?

長期來看,DEI 還是企業界的趨勢,根據《國泰金控》的數據,正確的實施DEI ,可能幫助企業在競爭力、獲利都有所提升,因此企業界正在尋找更加平衡和有效的DEI實施方法,一種可能的方向是將DEI政策與公司的整體戰略和文化緊密結合,而不是將其視為獨立評分的項目,當然這很考驗公司領導層的真誠承諾和長期投入。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加強溝通和教育。許多DEI相關的爭議源於誤解和不同群體間的隔閡,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培訓,DEI 政策能更好的在各個員工間被落實。

從多元進步變成過街老鼠?為什麼「DEI」引發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