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們可能也會尋找新的出口、選擇離職,但以A的例子來看,盲目轉職調到新的工作崗位,卻也不見得適合自己。根據每年各家人力銀行統計結果,均顯示每十名離職者就有六名表示後悔離職,尤其當中有四人,更是進公司不到三個月就離職。離職的原因十個當中有六個與工作內容有關,比例遠高於人際關係問題,主要原因是「實際工作與原本的預期大相徑庭」。
不僅如此,新進員工的離職率正在逐年攀升。根據企業公布資料顯示,近幾年的新進員工平均離職率高達四九%。好不容易擠進公司窄門,但每兩位就有一位會在一年內離職,這並不是可以等閒視之的問題。「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亦非無稽之談。比起對薪水或上司不滿,大部分的離職理由都是對工作不滿。時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甚至會以「踏入職場就是準備退休的開始」或「等退休的上班族」自嘲。
諷刺的是,相較於求職者,在職者的焦慮感反而更重。這是為什麼?因為至少求職者還懷抱著希望,殷殷冀盼著隧道的盡頭終將有出口。然而,在職者踏入職場生活後,卻難以描繪出未來的願景。即使想轉換跑道換新工作,也已經為時已晚。當一個人看不見希望時,就會對生活失去動力,像詩人但丁在《神曲》(Divine Comedy)描述地獄入口處時,寫道:「入此門者,必將斷絕一切希望。」看不見希望的地方,正是地獄所在之處。
過去在職場工作時,每每聽到這首歌,總會讓我心中感到無比惆悵,開頭是這樣唱的:「星期日消逝的聲音/滿是遺憾的聲音/那是我內心沉重的聲音。」實際上根據研究統計顯示,最容易心臟麻痺發病的日子也是星期一。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在星期一早上,滿心期待地出門上班呢?
無論是剛進公司,或是工作好幾年,還是換過幾次工作,大多數的上班族都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對未來充滿恐慌。他們大部分都是因為目前的工作前景渺茫、意義不大、薪水又少,因而萌生離職的念頭,許多上班族都是像這樣隨波逐流。
不過,如果能善用對現況的不滿,這種想要改變的「迫切感」,正是讓自己做出改變的轉機。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唯有身處在痛苦中,才會產生勇於改變現況的力量。但這種迫切感沒有方向,只有在方向明確時,這股力量才會化為前進的動力。而「我」正是能為這股力量指引方向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先認識自己,了解「我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