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節目上時間有限的關係,我無法暢所欲言,所以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再做詳細的說明。
在寫作之前,我在自己的粉絲專頁「樂活分享人生」中,清楚表達我認為該先買房的態度。原先以為會引來很多反對的聲浪,不過出乎意料,不只有幾千個讚,留言也幾乎都是支持我的看法。
既然題目是問「買房」,這裡的第一桶金應該不是以前大家認知中的100萬元,而應該至少是200萬元,甚至闕老師的定義更高,達到300萬元。
我的買房經驗
以下就拿自己的實例來做說明:
我在三十年前股市突破12,000點時,在台北市中正區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總價1,000萬元。三十年後,這間房子市價已達3,000萬元,漲了200%,而台股指數三十年後來到18,000點,「只」漲了50%。
我當時存到第一桶金之後,去買了房子,以上述的結果來看,絕對是正確的事。如果依闕老師,和很多反對買房的投資達人所言,繼續把錢拿去投資股票,就會面臨台股在一年後跌到3,000點以下的狀況,屆時股票資產直接減少75%,恐怕永遠買不起房子了。
或許有人會反駁我,如果在3,000點時買股票,到了三十年後漲到18,000點,不就賺了500%,比我的房子增值200%還多。以數學模型來看,似乎言之成理,但其中有兩大盲點:
一、一般人應該很難靠薪水及定存來累積到第一桶金,一定還必須靠股票投資來幫忙。如果指數來到3,000點以下,股票部分必然嚴重虧損,第一桶金恐怕都要打了對折以上,哪還有條件思考「要不要買房?」
二、大盤指數漲500%,但有多少人三十年能賺到這種報酬率?即使能賺到我的房子增值幅度200%,可能都已經是鳳毛麟角,甚至很多人一輩子在股市都從來沒有賺過錢呢!為何你這麼有把握自己可以做到?
房地產的增值是「確定的事實」,但投資報酬率卻是「不切實際的想像」。
我在2016年買了第二間房,目前增值40%,確實比不上同一期間,股市從8,000點漲到18,000點的漲幅125%。不過,2020年初,因為新冠肺炎帶來的恐慌,股市指數曾從12,000點跌到8,500點,跌了近30%,但這間房子的市價幾乎沒有下跌過,頂多持平而已。
闕老師並不反對買房,只是認為第一桶金仍該繼續投資,累積更多財富之後再買房。
現在的指數是18,000點,你該繼續投資,還是拿去買房?你若支持前者,就是認為未來股市的漲幅會超過房市的漲幅,你才可能未來仍買得起房。但我還是想問你同樣的問題:「你確定你投資股票一定會賺錢嗎?」或是即使你有賺錢,「你的總投資報酬率能超過每年房地產的漲幅嗎?」
我認為,大家對自己的投資報酬率都太有自信了。為什麼你相信自己就是那個能在股市獲利的少數一、兩成人呢?
我對台股未來走勢相對悲觀,再漲空間有限,下跌機會反而比較大。若真如我所預測,股市跌幅一定比房市跌幅大,屆時可能就沒有第一桶金了!要更久以後才能買房了。
買房頭期款當然必須靠「投資」來加速累積,但現在房貸利率這麼低,未來要繳的銀行房貸,真的靠「薪資」就夠了。現在每月要繳的房貸金額,已經約略等於房租支出,所以絕對不可能繳不起。
是買房,還是租房?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頭期款?既然這個題目在問「如果現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後」,所以你目前顯然符合這個狀況!如果還沒有,你也可以將這篇文章,做為未來符合資格後的參考。
很多人會說,如果買了房子,把第一桶金用完,然後每個月繳了房貸,就沒有錢可以投資了。我同意剛開始會有這個情形,但是難道你工作這麼不認真,以後就不會加薪,或是被同業挖角嗎?
還有人說,萬一被裁員,繳不出房貸,連房子都沒有了。這已經不是「投資」的問題,而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大家該多多努力加強自己在工作上的本職學能,建立自己不會被他人取代的職場優勢才對,而不是本末倒置,認為只要自己「會」投資就不怕了。請注意,「你會投資」並不代表「你會賺錢」。
最後再提醒一次,房子是確實存在的,股票賺錢只是可能而已。
「你確定你投資股票一定會賺錢嗎?」或是即使你有賺錢,「你的投資報酬率能超過每年房地產的漲幅嗎?」
節錄自《ETF實戰週記:樂活大叔的52個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