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警告我,不要走「魯蛇」路線,他們努力把我拉回正軌,勸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運動上,也不要經常光顧酒吧。我認識一位奧運划船教練,他多年來一再用以下這個問題嘲弄我以及其他運動選手:「你是冠軍還是魯蛇?」他特擅長在我們脆弱不堪一擊、對自我充滿懷疑、筋疲力盡的時候,來上這麼一問。我進入職場,基層第一線主管勸我,如果我在某事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最好別抱怨,「因為沒有人喜歡發牢騷的人;這種人慣被視為魯蛇,通常無緣升官晉級。」

「你想當贏家還是輸家?」我這輩子老是被問到這問題,電影、書籍、演講,也都會看到或聽到這問題。有時候問得赤裸裸,有時候問得含蓄,力勸我,如果我不照他們所說的做,我就會失敗;我會輸。

這些話出自有分量的權威人物,強調我在面臨人生困境時,有著一清二楚的選擇:要嘛贏要嘛輸。領導人、教師、教練、經理主管建構了一個二元世界,看似顛撲不破、不證自明,這個二元論一再強調生活的本質就是兩股對立力量不斷地角力拔河。

這類語言、思考方式、對周遭世界的理解與詮釋,成了社會裡贏家與英雄長期偏好的深層敘事方式(narrative),至今仍支配著職場、企業界、學校、家庭、平面媒體、廣播媒體。輸贏勝負的辭彙支撐了董事會上的交談,諸如市占率、努力當上市場的領導羊、發豪語摧毀競爭對手等等。世界各地的新聞每天沒完沒了地報導股市裡的贏家與輸家。

害怕成為魯蛇?那就陷入了只在意勝利的短期心態

成百、上千、數百萬的書籍、演講、產品承諾公開「獲勝祕笈」,教你如何變成「贏家」。這些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類目,從美髮產品、行銷活動、乃至網站不一而足,承諾教會你「如何成為金牌得主」,或是不管你選擇什麼活動,務必讓你成為贏家。上市的書籍包括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在一九七○年代出版的自傳《致勝:威爾許給經理人的二十個建言》〈Winning: The Ultimate Business How-To Book〉;奧運金牌得主暨「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① 主席塞巴斯提安.柯伊〈Sebastian Coe〉的著作《求勝之心》〈The Winning Mind〉;……我還可以繼續洋洋灑灑地列舉下去。

到了書店,不管你在哪一區(商業、體育、政治、歷史、或是自助工具書),不須花太多時間就能輕鬆找到書名中有﹁贏﹂這個字的作品,書裡充滿堅若磐石教你如何致勝的祕笈、工具以及公式。讀者就像亟於減重的人士一樣,熱切地搜尋最新書籍:一本真正能讓他們成為贏家的寶典。

念書時,致勝的語言響徹操場與考場。孩童從周遭的人與事發現,必須搶先知道所有答案,必須雀屏中選並成為頂尖。在許多國家,學校得爭排名,排名愈高,愈能確保未來前景,這和足球俱樂部也看重排名非常類似。

害怕成為魯蛇?那就陷入了只在意勝利的短期心態

政治人物超愛用致勝的語言,不厭其煩地一提再提,也許認為,說得夠多次,就能提高致勝機率,下次再面對選民時,能脫穎而出。美國總統川普一次又一次地打這張牌:

「我們又要開始吹響勝利的號角,我們會大贏,會贏在每一個層面,贏在經濟,贏在軍事,贏在健康醫療,贏在退伍軍人,贏在方方面面︙我們必須繼續贏,我們會一直贏下去,贏得更多」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慣用打贏一場英勇戰役的比喻法,鼓勵英國在二○一六年脫離歐盟。在二○二○年他再次借用獲勝的修辭,激勵國民「擊敗新冠病毒」。贏這字已成了政治人物的「標配」,不管眼前碰到什麼樣的問題。儘管政治人物幾百年來已(濫)用和贏相關的語言,但我認為,這樣的用語和我們所處的複雜環境已愈來愈不協調。與贏相關的用語當然無助於我們集體應對社會面臨的各種不確定以及無法預知的挑戰。政治人物和我們其他人一樣,必須調整以及擴大他們的應對方式,才能與時俱進。

體育迷與記者一樣都喜歡觀看並描述溫布敦網賽上廝殺激烈的決賽;英超足球俱樂部之間激烈的戰況,以及美法球隊在萊德盃(Ryder Cup)高爾夫對抗賽上史詩般的較勁。觀看高水平的體育賽事是一大樂事,是一種可讓人回味無窮的特別享受,我是這類節目的忠實粉絲。但是我們如何詮釋看見的現象,以及我們觀看的角度,構成了體育所代表的重要意涵。

難道體育只在乎誰是勝利者嗎?我們觀看的比賽裡難道沒有更多值得欣賞以及思考的面向嗎?

害怕成為魯蛇?那就陷入了只在意勝利的短期心態

體育悍將被冠以神一般的地位與超人的能力,一旦狀態不佳或是輸掉比賽,立刻被毫不客氣地淘汰。要嘛上,要嘛下;中間幾乎沒有灰色地帶。但體壇也出現另外一個現象:放眼體壇,熱門菁英體育項目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現象愈來愈多,

例如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員的自殺率有增無減,觀看奧運的人數持續流失,運動員服用禁藥的危機層出不窮等等。這些在在顯示,在體壇,並非所有真金都閃閃發亮。關於獲勝的片語已融入日常生活的語言,大家習以為然、耳熟能詳,因此鮮少會注意。不過這些語言到底是助力,抑或會阻礙我們實現目標,這問題值得大家反思。

以下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重贏的產業(industry of winning)沒有淡旺季,也絕不僅限於體壇。爭取獎學金、寫出最棒的作品、登上全球頂尖鋼琴家寶座、成為求職者最想進入的企業、推出最厲害的行銷活動、設計無人能及的最佳發明。還有頒不完的獎項與頒獎典禮,肯定最新的獲獎者。

但這些頒獎活動有何意義?首先,大量的人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填寫提名或被提名的表格,主辦單位收到表格後,得花時間審閱然後排名次。評審的標準往往相當武斷、狹隘,有時由之前的得獎人訂定標準(儘管主辦單位強調獨立行使職權)。若你再花點心思細究,會發現獎項往往可以用「買的」,只要你成為活動的贊助商或是評審之一,便可提高自己獲獎的機會。

除了靠武斷的標準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該獎項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也不會對其他人有更深層的影響。

節錄自《長勝心態》

害怕成為魯蛇?那就陷入了只在意勝利的短期心態

作者: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

譯者:鍾玉玨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