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時代,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跟社交媒體上的數字較勁,彷彿誰的好友多、誰的按讚數多、誰的點閱數多,誰就最有資格得到遠大前程。「社交達人」的稱號,一下子成了朋友間最值得炫耀的頭銜。人們都在努力向這樣的人靠攏,當身邊的朋友或愛人遭遇困難時,只要給自己的人脈打個電話,便可輕鬆解決問題,四兩撥千斤。

連影視紅人葛優葛大爺,都說二十一世紀最稀缺的資源是「人才」,那什麼才是評價人才的標準呢?是人脈。於是,為了拓寬自己的人脈,不少人寧願放棄讀書、健身、旅行和陪伴家人的時間,只要得了空閒,就到處跟人喝酒應酬,與朋友聯絡感情。那滾圓的啤酒肚和過早後移的髮際線,就是他們「努力」的證明。

一向特立獨行的「番薯」對此非常反感,他跟我說:「阿檀,其實那些人開拓的人脈,絕大部分都沒什麼用。我才不會像他們那樣廣撒網呢,我只要跟『有用的少部分人』保持友好關係就夠了。」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番薯最拿得出手的人脈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大牛A。大牛A是全校有名的學霸,不僅包攬了大學四年的全校第一,還在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了好幾篇優質論文,最後拿到了學校保研北外(編註:「保研」是指推薦免試攻讀研究所,「北外」是指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名額。大牛A頗為自傲地跟番薯說:「只有具備了淵博的知識,你才有資本跟公司要求更高的福利待遇。要想出人頭地,考研究所才是第一選擇。」

番薯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報考研究所。可是他的第二個人脈學長B又發話了。學長B是歷屆畢業生當中最出名的「面霸」(編註:因為找工作而經常參加面試的人),曾經以出眾的表現當場拿到了一家公司年薪五十萬人民幣的錄取通知。學長B字字懇切地跟番薯說:「死讀書沒有用,你要多去實習和兼職,在親身工作當中積累經驗。」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番薯覺得受益匪淺,於是他又去兼職當了英語家教,準備考研究所和兼職同步進行。

這時,學長C又跳出來跟番薯說:「眼光要放長遠一點,你得多去世界五百強公司投簡歷,只有他們認可了你,你才是真有本事。一旦找到了好工作,你就不用費勁地實習和考研究所了!」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番薯連連點頭。於是在大學四年裡,他一邊忙著實習兼職,一邊忙著學習備考,一邊又徘徊在各大招聘會當中,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可是他的精力太過分散,結果自然事倍功半。最終,番薯沒考上研究所,也沒找到心儀的工作,只能聽從父母安排,回到位於四線城市的老家,當了一個普通職員。

在波瀾不驚的平淡生活中,番薯偶爾也會回想起自己的大學時代。他不明白:他明明按照那些優質人脈的建議去做了,為什麼結果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呢?其實番薯不知道,錯不在人脈,而在他自己。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當你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時,你的社交就是無效的。若你的人生漫無目的,就無法在繁複的社交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資訊。相反的,這時的你,從社交當中獲得的資訊越多,你心裡的困惑和焦慮反而會越多。你越是想要少走彎路,就越容易陷入東奔西顧、事倍功半的狀態當中,漸漸迷失自己。

無論到了何時,能夠為你雪中送炭、指明前路的人,少之又少。人脈再豐富,社交再高效,多數的作用,還是只能為你成功的時刻錦上添花。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當你本身不夠強大時,你的社交也是無用的。你以為自己和對方相談甚歡,彼此交換了聯絡方式,拍拍肩膀說一句:「有事互相照應」,對方就會跟你成為守望相助的知交好友?等你真的遇到了麻煩,你卻永遠找不到這個人。這並非因為人心勢利,只不過是因為「社交」本來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時間成本的等價交換」。當雙方地位不對等時,時間成本更高的人,自然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簡單一句話,想要實現有效的社交,你就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本文節錄自《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

社交要有效,你要先讓自己變得「值得」

・作者:周檀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31

・更多書籍資訊請點此

 

最實用的穿搭、健身、髮型教學,看《MF變型男》LINE@ 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