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中在國中時代就是童子軍,大學時帶領童軍社團,也曾擔任國中的童軍老師,秉持著這個價值觀:「一日為童軍,終身為童軍。」;現在,他是企業人資 HR(Human Resource),也是一名講師。由於童軍生活的訓練,讓楊致中有著渾然天成的自信、多元的個性、以及勇敢樂觀的教育精神;更由於人生經歷的多元,他更能理解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心,並且站在他們角度,感受他們的感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對楊致中來說,講師不只是站在台上講課,更多的時候是走下台後的身教;每一個生活場域都是教育現場,在與學員對談的時候是,走在路上的時候也是;教育不被限制在講台上,教育存在於任何時刻。

職場怎能不會察顏觀色?講師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對方在想什麼!

學習用身體語言來觀察人心

「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溝通,當你踏進教師或活動的現場,那就是溝通的開始。」所謂「身」的溝通,就是非語言的溝通,「身」代表肢體語言,我們可以從觀察開始,來決定該說的話語及溝通的方式。通常人類 90% 以上的溝通並不是透過語言,而是透過身體;而且每個人都會說謊,但身體卻不會說謊,至少在沒有受過特殊訓練前不會。

職場怎能不會察顏觀色?講師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對方在想什麼!

當課程進行時,楊致中會隨時觀察學員的行為,掌握學員的心境。在職場中,這樣的技巧也能讓溝通時事半功倍,楊致中舉出一些例子提供大家參考。

在上課或會議中不斷轉筆,這代表著對方的腦子在快速轉動,例如學習課程中的知識,或正在思考會議中的主題,這表示對方的狀態是專注的。

● 折書本或筆記本的角落,就像我們跑步時會擺動雙手一樣,不斷地活動手指表示對方正在集中自己的關注力,正處在高效率的學習或工作狀態。

● 觀察眼角的皺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笑紋,可以知道對方是不是真地開心。因為,虛偽的笑容是不會看到笑紋的。反過來說,人們挑起眉毛的表情,往往代表驚訝、擔心、或不安。

摸臉、搓手指、抖腳是焦慮時經常出現的肢體語言,是一種想要自我保護的表現;這也表現出對方有一定程度的無聊或不耐煩。

職場怎能不會察顏觀色?講師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對方在想什麼!

透過觀察身體語言,做出恰當的回應

在會議或談判時,我們也可以透過觀察對方的動作,了解對方在想什麼,做出正確的因應及回覆。

● 當你在說話時,對方不自覺地搔搔頭髮,或者輕揉太陽穴,這表示對方正在仔細思考你的言語,但並不對你所說的話完全認同。這時候你要注意,當談話告一段落,對方可能會提出他所不理解、或有疑慮的部份。

● 當出現手握成拳頭,輕輕敲打桌面,或者用手指頭輕敲桌面,但眼睛看著桌面,或許表示對方對這議題很小心,或者情緒有點緊張,這時候要適時改變語氣,或暫時離開話題,緩解一下氣氛。但如果出現同樣的動作,但對方是注視著你的時候,那對方表達的是可能是不耐煩,暗示你講快一點,你就得加快說話的語速,並且不要脫離了談話的重點。

用手指輕輕揉著下巴,表示對方正在思考,而且已經到了要做決定的那一刻;這時候要加強話語,把對方導引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上。

職場怎能不會察顏觀色?講師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對方在想什麼!

手肘頂著桌面,兩手手指交叉,兩手呈V字型,並且對你有較長時間的眼神接觸,這表示對方對你的提議或談話內容很有興趣,那麼你要打鐵趁熱,加強議題的重點。

用手輕揉耳朵,或玩耳朵旁的頭髮,或用手輕揉一下後方脖子,表示對方已經分心了,或者對你的話語沒有興趣,不想聽你說話。這時候,一個適時的玩笑,或者把對方引入到較輕鬆的話題,會對接下來的溝通很有幫助。

● 在談話的過程中,對方雙臂相抱交叉於胸前,或者雙腳交叉,表示對方無法接受你的觀點,在情感上及身體上都把你擋在外面。這時候你應該適時退出議題,或轉換議題,讓對方有時間冷靜。

 

身體語言的運用,是可以透過練習來達成的。在生活中用心觀察他人的行為,將自己轉換到對方的角色,感受那當下的心境;也可以觀察自己在不同心境下,表達出什麼樣的身體語言。避免負面訊息的傳達,使用正確的身體語言,這樣人人都能成為「身」的溝通師。

 

本文節錄自《贏在溝通力:到哪都受歡迎的4門溝通課》

職場怎能不會察顏觀色?講師教你如何從肢體語言讀懂對方在想什麼!

・作者: 勵活課程講師群

・出版社: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12

・更多書籍資訊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