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身在紐約街頭,想起自己忘了打一通很重要的電話。你最好的朋友拿不拿得到這份工作,完全取決於你能否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提供一名推薦人。你把手伸進口袋,拿出手機,卻發現沒電了。你忘記打這通電話已經夠糟了,沒想到你還忘了幫手機充電。你的心跳陡然飆速。現在該怎麼辦?

人的困境:求助很難

一、我們低估他人幫忙的意願與能力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向路人借手機如何?你能自在地那樣做嗎?大多數人光是想到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就害怕,更別提開口請人幫忙,比如借用電話。你可能會在心中暗想,「太尷尬了。」況且,別人會答應的可能性會有多高?
結果證明,遠比你認為的高得多。這是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學家在紐約市經過調查研究後發的。別忘了,紐約這座城市可不是以親切友善而聞名。參與者必須在街頭接近陌生人,並詢問對方:「我能借用你的手機打一通電話嗎?」他們不能詳細說明為什麼需要借用手機,也不能捏造博取同情的藉口。儘管如此,結果令他們大感驚訝:許多陌生人還是樂意幫忙。一般說來,只要試兩次,就能讓某個紐約客出借手機。
  
上述所有研究有個共通的模式:我們習慣低估他人幫忙的意願與能力。

二、我們過度堅持「靠自己」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想想下列兩句陳述,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與其仰賴別人,我寧可靠自己。」
˙「大多時候我都靠自己。」
如果你同意這兩句陳述,你有很多同伴。我和我的團隊從我們進行的四次全國代表性樣本調查中得知,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八五%)同意這些說法。靠自己,或稱自立(self-reliance)是廣受眾多美國人共同奉行的少數價值觀之一,跨越了不同教育程度、收入、種族、宗教、政治理念和地理區域。
當然,你絕不會想事事求人相助。過多幫助可能會剝奪你靠自己解決棘手難題帶來的滿足感。可是,過度堅持靠自己最終注定會讓你感到挫折,甚至很可能導致失敗。

三、我們認為求助得付出社會成本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你擔心尋求幫助是軟弱的表現嗎?過度堅持靠自己其實和「相信有能力的人不會向人求助」是一體兩面。組織心理學家稱為「求助的社會成本」(social costs of seeking help)。根據這個看法,如果你不能靠自己弄清楚每件事,等同於告訴別人你很軟弱、懶惰、無知、依賴,或是沒有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種恐懼大多是沒有根據的。根據哈佛(Harvard)與華頓(Wharton)兩大商學院教授聯手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適當的情況下,求助其實可以增強他人對你的看法。譬如,求助代表著你夠有自信。它傳達出智慧(你明白自己不知道什麼,也清楚何時該提問),更說明你願意承擔風險。但是要留下正面的印象,你必須提出有智慧的請求。針對一項有挑戰性的任務尋求建議,會增強他人對你的看法。但若是針對一件簡單、容易或瑣碎小事向人求教,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沒能力,或是太惰。

四、我們的工作文化缺乏心理安全感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心理安全感對工作表現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期望表現能有高水準的時候。Google的研究人員根據一項對自家團隊的研究得知,心理安全感是團隊效能高低的關鍵。其他因素當然也很重要,像是可靠度(以卓越的高標準,準時完成工作)、結構與清晰度(明確的角色、計畫與目標)、意義感(工作具有私人重要性),以及影響力(團隊的工作很重要,而且帶來正向改變)。但是,心理安全感是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原因是它倡導一種文化,讓大家覺得自己有權要求所需的事物。

五、組織的體制、程序或結構妨礙我們求助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所有的領導者當然都希望他們的手下全是優秀的組織公民,而且正式的體制、程序與實務為了禁止類似求助和給予幫助的行為而採取的種種手段多到可以寫成一整本書。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三種常見的問題:聘用錯誤人選、矛盾的獎勵,以及組織的大小與壁壘(後續章節將會探討領導者可以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聘用錯誤人選。你的組織聘用哪類的人?你們的選才標準是什麼?企業往往只憑個人的才能、技能和經驗決定是否雇用某人。問題是,這些資歷無法保證此人是樂於協同合作、團隊導向、願意幫助他人,且願意說出自己需要什麼。

六、我們不知道該要求什麼,或是如何要求它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我曾經主持過許多活動,並公開邀請與會者針對自己需要的事物提出請求──不可避免地,有許多人被難倒了。我經常聽到類似以下這個評論:「我總是渴望有機會和見多識廣、人脈廣闊的人共處一室,能趁機詢問任何事。可是現在我卻想不出要問什麼!」有許多理由讓人得和這個情形搏鬥,沒有需求並非其中之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是。大多數人只是不習慣說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或達成目標需要些什麼。假設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或是你需要什麼才能抵達那裡,就很難想出能讓你向前邁進的請求。

七、我們擔心自己沒有資格向人求助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我們了解求助是一種特權,而這特權是靠助人掙來的。這句話嚴格來說是對的;然而,如果每個人在受人幫助之前都得等待有機會先助人,這麼一來就不會有任何助人的行為發生。要解決這樣左右為難的辦法是,認清求助與助人的行為是一種循環,而不是雙向交易;目標是兼具助人者(giver)和求助者(receiver)兩種身分,且逐漸地達到同等分量。換句話說,只要從長遠來看能夠達成收支相抵,那麼特定的任何一天「帳目」不平衡並不要緊。而且,這個帳目不需要做到針對單一個人收支平衡;而是應該追求在與你有互動的這個人際關係網絡中,求助與助人能達成平衡。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打破個別的求助與助人行為之間的連結。助人應該代表著大方幫助他人,即使對方未曾幫助過你。而求助應該意味著當你有需要就提出請求,並心懷感激地接受他人幫助。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提到,有很多法子可以克服這個障礙,進而向人求助。

八、我們害怕自己看起來很自私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

最後,我們時常不情願求助的原因是,害怕被人視為自私地追求個人利益,卻要他人付出代價。華頓商學院教授暨管理思想大師亞當‧格蘭特在他的2013年暢銷著作《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索取者(taker):他們非常樂於索取,如果可以不受責備,就不願回報或把這份善意傳下去。他說,索取者是精於策略算計的人;唯有當他們認為幫助你得到的好處遠大於他們得付出的代價,他們才會幫你。相形之下,給予者(giver)大方助人卻不求回報。他們關注的是貢獻——透過分享時間、知識、技能與人脈,能為他人創造的價值。

  

節錄自《開口問,全世界都會幫你

擔心尋求協助讓你顯得軟弱?專家告訴你:「懂的求助」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