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家表示,大家應該注重的是金錢的「用途」,若將我們的日常生活簡單區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消費、浪費 與 投資。

Advertisements

「消費」指的是購買生活用品、繳稅等,較不具備生產力的花錢行為;「浪費」顧名思義就是用於享樂等,非生活必需花的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資」的部分,因為與前兩者作比較,投資相對是「高價值」的。

投資所指的包含股票、信託,甚至學習新事物所花費的學費也是屬於這一分類。那麼,又該如何去運用這三個分類做理財規劃呢?

Advertisements

 

#1:準備三個盒子

並在三個盒子上分別寫上「消費」、「浪費」與「投資」。此時請無視金額與經費項目,只根據「內容與用途」來做判斷,將這些收據放進盒子裡。

 

#2:嘗試一個月,直到發薪日前一天即可。

一個月後,請總計每個盒子裡的金額(只要簡單相加即可),這樣就能客觀地檢視自己的花費。

 

#3:檢討「投資」這項的比例。

如同上述,「投資」這項相對是高價值的,所以你應該特別留意「投資」這個盒子,你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日常花費中,有多少錢是在在自己的未來上?你是不是有善用努力賺來的錢,大幅改變往後的人生?

 

下一頁,

但「投資」又分為「投資自我」與「儲蓄」?

 

#4:「投資自我」與「儲蓄」是不一樣的!

但若再細分,你要理解「投資」這選項又分為「投資自我」與「儲蓄」,而這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

若你的生活重心是以「投資自我」為主,那麼你日常生活的用錢方式即會隨之改變,心態上也會與一般人不同,因為你懂得珍惜身邊的事物,並讓時間具有意義。

但要記得「儲蓄」也是具有重要性的(依個人情況,比例有所不同),只是你可以抓出存錢的比例性,專家建議:一般來說,可以將「儲蓄」目標設定為薪水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20%左右),而剩餘的「投資」空間,則可以拿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舞台與各種目標與興趣,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總而言之,如果你現在連儲存六分之一的金額都有困難,那麼你可以先了解自己的理想與現實差距,再去評估你的比例:目前能存多少錢?如何接近自己的理想?如此,才能夠真正地有效地靠近「富足」階段。

 

【延伸閱讀】

「沒試過,怎麼會知道!」年輕人都要學會的4種消費態度 

6個方法學起來:比起投資,30歲前的你先要求自己「確實做到理財」吧! 

社會新鮮人如何理財?如果剛畢業,絕對不要在這6個地方花錢! 

現在開始,皮夾只放5張卡就好:若想省更多錢,「這張」必須把它鎖在抽屜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