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日本爆紅的新名詞「蛙化現象」,描述女生在被喜歡的人表白後,反而會出現一種反感的心理抗拒現象。後來,又被延伸到更多兩性實際互動 上,你可認識了?
#用看的不過癮?你也可以用 Podcast 聽!
Advertisements
#「蛙化現象」小辭典:
「蛙化現象」一詞,最早是在一篇2004在的論中被引述,日本心理學者以「青蛙王子」故事作為引子,描述女生在被喜歡的人告白時,內心並未如預期感到開心;相反的,反而開始對曖昧對象感到反感噁心的心理狀態。其中,論文統計約有七成的女生在戀愛中都有過這類困擾。資料來源
Advertisements
#1.原本也有好感,一被喜歡或告別就沒感覺了。
由於本身是母胎單身或太久沒戀愛,對於談戀愛一事,自然會有一套高標準去評斷,或是過度理想化另一半的期待。剛認識還在朋友狀態時還好,但一旦對方傳達出想交往的意圖,便會從朋友的位置,直接轉換到嚴苛「另一半」的角度審視。但也因為角色的轉換,便會讓她一秒失去興趣與喜歡。
(延伸閱讀:交往前請先了解「感情須知」,讓你戀愛之路更順暢不糾結!)
#2.被告白並沒有開心,反而質疑怎麼會喜歡我。
不相信天底下,真的有人真的喜歡自己。會有這種蛙化現象,主因正式起因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對方不會真的喜歡自己,甚至對於曖昧對象竟然把自己視為「帶有性魅力的女性看待」,感到噁心而不開心。她們可以享受單方面的喜歡,甚至沈溺在自己的美好戀愛幻想中,但對方若表達出想交往的渴望,女方便會立馬打退堂鼓。
(延伸閱讀:感情裡的好,「不只是你想給,而是對方也想要」,那才能到點到位!)
#3.單戀很美好,若對方表達也有愛意就想逃。
「蛙化現象」被認為容易發生在戀愛經驗較少的人身上。這一類人,由於過往長期單戀,同時也習慣默默單向付出與關注的喜歡,突然被另一方注意到,甚至還被直球對決地告白,反而會因為劇情發展不如自己預期,加上跟自己腦中所期待的相處方式不同,或是感情發展有落差,因為基於害怕受傷或擔心錯付,而選擇斷掉曖昧或直接回絕關係。
(延伸閱讀:對象不公開戀情?5個心態點破為何另一半在社群「從不放合照、不說穩交」。)
#4.其實只是想享受曖昧,不想真的認真交往。
有別於上述大多是戀愛經驗較少的人會有狀態,有另一派的人,則是因戀愛經驗豐富,暫時只想曖昧不想定下來。故當對方釋出善意,傳達出想認真了解彼此甚至渴望交往時,便會感到壓力。一方面,現階段單純只是想要享受曖昧所帶來的浪漫感受,並沒有想定下來交往,或壓根兒就是對此對象並沒有喜歡,只是喜歡撩而已,但沒想到對方竟然認真了起來,反而感到壓力。
(延伸閱讀:朋友都勸我不要不要?五個曖昧「海王線索」別再掉入單戀窘境!)
#5.習慣單身沒預期到交往,被喜歡會有負擔。
可能是單身已久,或暫時還走不出上一段情傷,故短時間內,仍舊比較享受一個人的狀態。此刻,卻出現不錯的曖昧對象,哪怕自己的確對男生也懷有一絲好感,但當對方真的有追求的舉動或告白時,反而便會讓原本沒壓力的曖昧氛圍,一秒破滅。因為她內心明白,比起交往,現下更嚮往單身生活多一些,突如其來的主動追求,反而對她們是一種困擾。
(延伸閱讀:談戀愛如何消除不安全感?重點不在對方的保證,而是你自己的果決!)
#6.跟想像中的發展不一樣,而粉紅泡泡幻滅。
一開始曖昧單純是一時的意亂情迷,以為那是所謂的喜歡、可能是愛情,但最後真的走到快交往在一起時,才突然明白,那只是一時的昏頭。或是在交往前懷抱太多不切實際的戀愛幻想,而當粉紅泡泡一一被戳破後,對方顯露出太多生活化的模樣,像是會打嗝、放屁、剃牙⋯⋯等日常行為,甚至各種生活小惡習都浮上檯面,便會感到一股反感油然而生。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