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本當是工作上最黃金的年代,可以好好衝刺,而她卻述說著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種種疾病如何逐步限制了她的工作能力:糖尿病、腰椎椎間盤突出、貧血、關節炎……她說:「其實我很想做,但身體就是沒辦法。」然而,若是她爭取去做那些她可以做的工作,又會容易遭受到雇主、同事的側目,覺得她是不是在偷懶。最後的結果,就是她工作愈來愈不快樂。在門診的最後,曉儀跟我說:「我真的很想要繼續工作,我會非常努力。」認真的樣子讓人有點心酸,也讓人思考,這樣的工作者有多少呢?我們如何幫助這樣的工作者、雇主與事業單位?

Advertisements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人民從事工作並有選擇職業之自由。法國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阿爾貝.卡繆曾說:「沒有了工作,所有生命都會腐朽。但如果一份工作缺乏靈魂,生命就會窒息而死。」可見職場的成就感豐富了人的生命,創新投入的樂趣更滿足了靈魂。與此同時,工作中無可避免潛藏了健康的危害,如營造、傳統製造所致外傷、物理性、化學性傷害,到近年的新興職業病,如工作壓力造成過負荷、精神相關疾病,人因危害所致肌肉骨骼疾病,還有傳染性疾病等。如何將合適的人安排在適當的工作場所,配工就顯得相當重要。台灣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嚴峻挑戰,藉由醫護專業適性的配工評估,讓妊娠中母性工作者可以安心工作,讓中高齡、高齡勞工能更全心貢獻於職場,均有助於減緩高齡與少子所帶來的衝擊。更能預防因工作帶來了難以抹滅的傷病遺憾。

本書落實的理想

臨場健康服務導入醫護團隊的適性配工評估,保障工作者的工作效益,更保護其健康。如氣喘病史之勞工能否勝任粉塵作業?又如心肌梗塞過後康復之工作者,是否依舊能執行夜班工作?更如癲癇病史勞工是否絕對禁止高架作業?以往在不同醫護團隊,不同專科專長評估下,因缺乏共識,有時會衍伸不同的見解與建議,造成雇主與勞工於工作調配上困惑與不確定因素。落實專業風險評估,導入正確專業適性的配工評估,讓工作者可以安心工作,催生了本書的產生。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編撰審視的作者,因為這份熱忱與執著,才能讓本書落地,期望有助於推廣復工以及配工的概念和實際應用,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想。

架構與參考書籍、法律意義

依據台灣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1條及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9條與第11條規定,雇主有使醫護人員為勞工進行復配工的法定義務。對此,目前國內已有「復工工作服務指引」與「適性配工工作服務指引」可供查詢,惟尚無針對特定疾病復配工的具體化建議。

Advertisements

本書架構與參考資料

本手冊同時參考AMA Guide to the Evaluation of Work Ability and Return to Work (簡稱Return to Work)、Fitness for work: The Medical Aspects(簡稱Fitness for work)以及MDGuidelines線上資料庫之建議及數據。

參考Return to Work一書之分類,本手冊採用R-C-T架構進行工作能力(Work ability)評估,分為風險(Risk體能(Capacity耐受性(Tolerance 三個面向。風險的意義是從事特定作業可能造成危害的風險,應施予工作禁止(Work restriction);體能的意義是在接受完整訓練及工作適應後之最佳表現,然就體能上無法完成者施予工作限制(Work limitation),以保障該工作者權益與職業場所之安全;耐受性的意義是承受特定工作活動之能力,與症狀及報償有關,應納入評估考量。藉由不同角度切入,達成評估無死角的目標。

復配工評估之法律意義

對於勞資雙方而言,復配工評估於法律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復配工評估屬於民法第483-1條雇主安全配慮義務的範疇,如未履行則屬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雇主須負擔債務不履行及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其次,復配工評估影響勞基法上的解雇正當性,包含勞基法第11條第5項「勞工確不能勝任工作」與「解雇最後手段性原則」之認定,亦與勞工因病績效不達之合法處理相關。再者,依據勞基法第13條,雇主不得於職災勞工醫療期間將其解雇,而勞工經復配工評估成功返回職場後,即可視為醫療期間中止。最後,即便勞工仍處於職災傷害醫療期間,如已經合法復配工評估,且無礙於醫療,勞工即有依雇主指示提供勞務的責任,否則即屬勞工惡意行為,即便仍於職災傷害醫療期間,應不在勞基法第13條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23條的解僱保障範圍內。

依據法院見解,有效復配工之要素包含落實「多次評估」、「客觀量測」、「前後比較」,並務必讓員工「簽名同意」評估結果與調整措施。另外,雖然目前復配工未規範完成時限,仍建議於勞工復職前即完成評估,以達工作內容討論與調整之目的。

系統流程圖說明

從使用流程圖開始,嘗試適性復(配)工評估

本手冊的每個系統章節內皆附帶一張復工建議流程圖,其中包含了左、右兩個區塊,左半邊為復(配)工諮詢建議流程,右半邊為個案管理之建議流程。

從疾病發生到復工結案、不再需要追蹤,過程往往相當耗時。個案從診斷、治療,到開始復健,常已經過數週,甚至是數個月的時間,且尚需考量在事業單位內部之人事行政程序,以上都是延遲個案復工的原因之一。另外,多數情況下,醫護人員的臨場服務時間短暫,在復工評估之後,後續難以給予密切關懷與管理建議,可能因此影響復工的成效。

本手冊之作者及編輯群認為,「及早介入」與「持續追蹤」是達成適性復工的兩項重要因素。讀者可以從復(配)工諮詢建議流程中,找出什麼樣的個案適合安排復工或配工評估諮詢,以及對於該系統疾病,須優先考量哪些事項,如特殊的疾病狀態或是作業危害特性,同時也針對該系統疾病簡述復、配工建議要點;在個案管理之建議流程中,我們羅列該系統疾病最重要的幾項追蹤項目,以及何時應重新替個案安排復、配工評估。

流程圖的思考邏輯以本手冊引用的風險—體能—耐受性架構(R-C-T)為骨幹,透過簡要的視覺化設計,希望幫助讀者更快速上手復工評估的精神,讓每位不幸遭受職災的個案都達成適性復工。本手冊如有考慮未周全之處,敬請各界同好不吝給予指教。

 

本文摘錄自:《傷病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