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慰藉,我們還有其他用來表達遭遇失去和苦難時尋求安慰的用詞。但我們可能被安慰(comfort)了卻沒有得到慰藉(console),也可能沒有安慰卻感到慰藉。安慰是一時的,慰藉是長久的。安慰是有形的,慰藉是抽象的。慰藉是對生命為何如此,而我們又為什麼必須繼續走下去的一套論述。

慰藉的對立面是屈服。我們可能屈服於死亡,卻未從中尋得慰藉與意義;我們或許坦然接受了悲慘的命運,卻不向它屈服。事實上,人跟命運的搏鬥,以及這場戰鬥對他人的鼓舞,可以為我們帶來慰藉。

Advertisements

屈服於生命就是放棄,放棄還能翻轉的希望。相反的,與生命和解則是對未來仍然保有希望。要與生命和解,我們必須先與失去、挫折和失敗講和。而尋得慰藉,就是接受這些失去,接受它們在我們身上留下的痕跡,相信無論如何,它們都不必然會破壞我們的未來或摧毀其他的機會。

慰藉的要件是「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從失去、挫敗和絕望中復原,不論還有多少時間,即便短暫,依然有可能重頭開始,或許會再失敗,但正如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所說,就算失敗也會比上次進步。這股希望使我們即使遭遇困厄也不會低頭。

尋求慰藉不只是想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面對重大失去會讓我們懷疑存在的意義:時間無情向前,或許我們可以期望未來,卻無法抹滅過去。逆境也讓我們發現生命並不公平;政治的大網鋪天蓋地,個人的世界卻如此渺小,正義可能遙不可及。而尋得慰藉,就是找到跟世界秩序和平共處的方式,同時又不放棄對正義的期望。

Advertisements

最後也最困難的是,失去和失敗逼得我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侷限。這是慰藉最難突破的地方。面對失敗,我們很容易躲進自己的幻想裡,但幻想裡沒有真正的慰藉,我們必須像哈維爾說的:「活在真相中。」

本書是一本人物群像,按照歷史順序,每章書寫一個在絕境中利用自身承繼的傳統尋求慰藉的人。我們會看到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的掙扎奮鬥中學習並尋得希望。以《約伯記》為始,最後幾章還有安娜.阿赫瑪托娃、普利摩.李維、卡繆、哈維爾、西西里.桑德斯。希望我的選擇不會顯得太隨興。歐洲人可以從亞洲人、非洲人或穆斯林哪兒探尋不同的慰藉來源,或許可以寫成另一本書。我試著證明慰藉的傳統在歐洲經過千錘百鍊,至今依然可以為我們所有人帶來啟示。從中我們學到什麼能在這個黑暗的年代中派上用場? 很簡單。答案就是:我們並不孤單,從來就不。

 

本文摘錄自:《生命是一場尋求慰藉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