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在經濟上不虞匱乏」,也就是「成為有效運用錢財的專家」。

 

Advertisements

    打個比方,A先生與B先生各自都擁有五百萬日幣在手上。

A先生將五百萬日幣全拿出來用,開了一間每年能有三百萬日幣收益的店鋪,十年以後從店鋪獲得的收益總和就會是三千萬日幣。至於B先生則是將五百萬日幣用來買車,但是光是開車是不會生出錢來,所以即使過了十年一樣不會變得有錢。

    無論是A先生還是B先生,他們的起點都同樣是「持有五百萬日幣」。但是卻會因為如何運用這一筆錢,在十年後讓A先生與B先生的經濟狀況天差地遠。透過這兩個例子知道,經濟是否能夠不虞匱乏,主要還是會因為「怎麼樣運用金錢」而有極大的不同。

    手頭上的資金應該怎麼存、怎麼用? 也就是說,能夠巧妙「投資」的人才能夠存活下來,這也正是資本主義的世界。

    聽到「投資」兩個字,恐怕很多人想到的大多都是股票投資這一類吧,但是如果將投資定義在「運用手頭上所擁有的資金,獲得更大回報的行為」的話,其實投資還有各式各樣的管道。

Advertisements

 

1.為了獲得新知識或經驗而花錢——自我投資、知識投資

2.開始全新事業,亦或是聘用人員而花錢——事業投資

3.購買前景可期公司的股票——股票投資

4.購買地價看漲的土地或房屋——不動產投資

 

    像這樣將投資視為「對於知識、經驗、事業等等全包含在內,需要運用金錢的對象當中,能回收快速且估計有極大回饋的物件來投入金錢的行為」,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然後就是只要將「投資→回收」這個公式快速地反覆循環操作,就能夠一點點地讓經濟變得越來越充裕。

 

靠「九萬日幣的投資」不斷滾出「年賺十億日幣業績」

    儘管我現在是經營著年營業額有十億日幣規模的公司,但在直到進入大學後,都還是做著普通的打工工作。

    從「一般打工族」到「經營年賺十億日幣的事業」,做的事情只有一樣,那就是不顧一切地埋頭重複著進行「投資→回收」而已。

    那麼我究竟是如何操作「投資→回收」這個循環公式呢?條列出來就是下列的順序。

大學一年級時,將時薪一千日幣的打工費與獎學金全存起來。

投資① 從存款當中花了九萬日幣去上程式設計相關的課程,學習網站製作還有網路服務開發的必要程式設計技術。

回收① 尋找能夠運用到程式設計技術的兼職工作,時薪變成了一千五百元日幣〈到這個時候,光靠打工一年約賺七十萬日幣〉。

投資② 在高時薪的狀態下打工,再度存到錢以後,去上能夠學到設計iPhone應用程式的程式設計學校。

回收② 靈活運用在學校習得的技術,靠自己開始接iPhone應用程式的設計案。

投資③ 透過接案賺到的錢,繼續去上有機械學習、數據分析等課程的程式設計學校。

回收③ 運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獲得設計線上聊天系統的工作,這份工作薪水提高到了一百四十五萬日幣〈到這個時候年賺突破三百萬日幣〉。

投資④ 為了學到如何以部落格來推銷情報的技巧,使用開發程式設計賺到的錢,加入社群部落格或者是獲取顧問公司的諮商。

回收④ 因為獲得了指引而讓過去一整年裡只能夠月賺二百九十三元日幣的部落格終於步上了軌道,現在光是靠部落格的收入,每個月就可以超過一百萬日幣。

投資⑤ 因為都宅在家寫部落格跟設計程式而變胖了,所以付了四十萬日幣去RIZAP健身〈譯註:RIZAP為日本私營的健身機構〉

回收⑤ 在部落格成立關於RIZAP健身或減肥相關內容,兩個部落格合計月收入有一百五十萬日幣的狀態。

投資⑥ 從存款拿出二百萬日幣,報名參加各式各樣能學到市場調查、業務技巧的講座,並且購買相關教材。

回收⑥ 運用透過講座學到的市場調查、業務知識,來經營程式設計的線上講座,每個月能有七百萬日幣的營收〈到這個時候年賺突破三千七百萬日幣〉。

投資⑦ 接受報名費要一百萬日幣以上、以經營者為對象的諮詢服務。

回收⑦ 創立提供教育事業的公司,除了程式設計以外,還開始了傳授動畫編輯、設計等IT技巧的事業,每個月能有超過三千萬日幣的營收。

投資⑧ 賺來的錢運用在員工的人事支出上,同時也將錢投入全新的媒體製作還有廣告費用上。

回收⑧ 透過全新的媒體製作還有廣告,吸引了更多新的客戶群,讓業績因此更加提升〈到這個時候年賺突破一‧五億日幣〉。

投資⑨ 將從事教育事業公司的收益,用來成立珍珠奶茶店或髮廊等等,投資在需要有前期花費的全新類別的事業上。

回收⑨ 店鋪體系的事業開始有收益,收入來源增加使得財源更為穩定。

投資⑩ 開發產品銷售或網購事業、網路服務的系統,不斷地投資在成立需要花不少錢的事業上。

回收⑩ 儘管也有失敗的事業,但是總業績規模、穩定感不斷增加並持續成長〈到這個時候年賺突破十億日幣〉。

 

一開始的本金是打工的收入還有獎學金,透過這樣所獲得的三十萬日幣裡,我花了九萬用在學習程式設計上,從這個時候也就開始了「投資→回收」的模式。

「首先的九萬日幣的學習程式設計投資」,在經過一連串的循環後,現在是「年賺十億日幣業績」,這當中做的事情就只有不斷重複著「投資→回收」而已,當然了,如果在這裡就中斷「投資→回收」循環模式的話,就變回了「普通人」,必須要進行新的投資然後再予以回收,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停止前進的腳步。

還有就是當自己回過頭來看時,赫然發現自己在一開始的時候,僅僅只是重複著「將錢花在學習上再來回收」。

整件事情要是反過來看,等於就是「拚命埋頭苦學,漸漸地增加了賺錢總額,將賺來的錢全押在自我投資或事業投資上,如此循環下果然能有所成就」的一大證明。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你也做得到,馬上就從今天開始,展開小小的投資吧。

只要經歷過一次「透過自我投資或事業投資,將這個投資賺到錢後再回收」這樣的模式,無論是自我成長還是增加財富,就會知道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投資

回收該項投資

將得來的金錢再投資

再回收再次的投資獲利的金錢

再一次投資

再一次回收

〈以下就是無限地反覆投資循環〉

就是只有這樣做而已,不斷地重複著同樣的循環模式,你會因此而成長,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賺到的錢財也跟著逐漸增加。

這其中當然也會出現「投資→回收模式快速的人」以及「小額投資卻能有極大回收的人」,很快就能夠獲得好的成就,但相反的也會有「投資卻沒獲得回收的人」或「沒有符合投資金額而無法回收的人」,自然會產生「這麼努力了卻沒有任何結果,搞什麼嘛」這樣的挫折感。

 

「存款很多」絕對不是好事

多數的人一定認為「認真努力地存錢」是正確答案吧。

但是我卻不覺得「擁有很多存款」是件「好事」。

我所認為的「讓自己變得富裕的方法」,就是快速同時不斷地持續「投資→回收」這個模式。因此對照這樣的循環模式,「擁有很多存款」這件事,也就等於算是「中止了投資→回收的模式」了。

當然了,如果是「因為收入很高,怎麼花都用不完只好存起來」、「立定了目標所以需要存錢」、「為了預防萬一而存錢」等等而使得自己擁有很多存款,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存款理由。

但是將用不到的現金存起來,「就算透過適當投資就能夠增加金錢,還是不做任何投資而直接將現金擺在那裡」,這樣的方法我並不喜歡。

不斷重複著投資回收,是成為有錢人的唯一途徑,怎麼樣能夠靈活運用金錢,經常去反覆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另外也有一種人是極度地厭惡花錢。

可是金錢就像是「能夠改變事物、知識、經驗的商品券」一樣,商品券光存不用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吧,適當地活用「金錢」這個資源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擁有很多存款的狀態」可以說等同於「金錢並沒有獲得有效活用的狀態」。

節錄自《從0到億!社畜也能財務自由:我「23歲/沒背景/沒資歷」,用6年打敗死薪水,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