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上漲、個人財富增加的話,會出現增進消費的效果;中央銀行發錢也提高了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如果財富增加真能引發消費增加,那麼這與減免稅金、提高民眾消費能力的效果很相似,所以量化寬鬆政策最後成為了籌措貨幣的減免稅制政策。但是,即便中央銀行發放了貨幣,物價也未如預期地上升,反而出現債劵定價上揚、債券收益率下滑的現象。商業銀行開始購買風險更高的公司債券和股票,相關資金也流向了不動產市場,使得整體資產價值上升。

Advertisements

  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先進國家量化寬鬆政策釋放出來的錢流入了新興國家,也提高了新興國家的資產價值。可是新興國家因延緩結構改革、原物料價格下滑,經濟日漸蕭條。美國在二○○九、二○一○年兩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美國經濟中的現貨部門卻未出現預期成效;二○一二年開始進行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到了二○一四年現貨部門指標才終於出現有意義的數字,這樣反而令人擔憂起頻繁的流動性。大眾觀察指數創新高的美國股市,議論著是否會泡沫化。但日本與歐洲的多數國家,即便實施了量化寬鬆政策,商家的消費或企業的投資卻未像美國那樣增加,錢只有流入債權、股市與不動產,使得中央銀行更加煩惱。

  中國也掀起了股市投資熱潮,大家都在購買股票,導致中國股價短期間內急速上升。同一期間,儘管全球經濟仍不穩定,美國經過一番曲折之後,還是於二○一五年十二月將長期維持在零的基準利率調升到○.二五%。可是一踏入二○一六年,中國因為經濟成長率放緩、金融動盪等因素,股市開始急速下滑。並導致全球股市同步大跌,數月之後才找回些許穩定。有些人甚至看準中國不穩定的經濟,下注賭人民幣會貶值──華爾街正是這麼做,大規模賣空的行為像是在與中國政府較勁。

  這有如電影《大賣空》其中的一幕,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銀行為了降低對自身的傷害,而付錢給像是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這樣的信用評等機構購買評價等級。這是金融機構與信用評等機構聯手進行詐欺,造成無辜的人受害。華爾街人士找上標準普爾,追究為何沒有調降銀行信用評等,卻收到「你是個偽君子!」的答覆。究竟誰才是偽君子呢?利益掛帥,金融機構、信用評等機構都不擇手段地背叛彼此;一想到這是「金融的屬性」就讓人感到心酸。

Advertisements

本文節錄自《餐桌上的經濟學:我們被食衣住行的費用追著跑,錢都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