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公司充斥著不犯錯最重要的氛圍,因為萬一不小心犯錯,對考核影響很大,所以大家都很消極。就算想挑戰新事物也會被周圍的人反對。工作時大家都只想要蕭規曹隨,保護自己,這樣下去公司不會有未來,至少我希望自己管理的部門能動起來,我需要下什麼工夫呢?
謹慎小心、不犯錯是日本的傳統,日本人工作追求正確性和仔細,可說是這種謹慎態度的結晶。想照著前例行事,也是因為這樣可以預防出乎意料的失敗。
然而在技術革新激烈的今日,隨時有可能出現無例可循的情況,各行各業也都必須尋求因應變化的能力。個人工作方式和職涯經驗累積,也都出現許多不可預期的變化。
Advertisements
在變動的時代中,光是循前例避免失敗的被動態度是不夠的,也必須有因應社會變化,挑戰新事物的積極態度。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就要讓員工意志不消沉,有活力地工作,因此必須在人事考核的系統下工夫。
如果還繼續採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考核系統,大家自然都會採取消極守勢。大膽放手挑戰的人因為承擔極大的風險,周遭的人會為求明哲保身,極力和他保持距離,且容易被不當對待,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改革職場的考核系統。
抱持積極心態,就算沒達標,成績也不差
舉例來說,當業績目標難以達成時,「這樣下去不可能達 成業績目標,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逆轉,應該會被主管罵吧,人事考核也會是最壞的結果,沒救了。」如果抱著這種悲觀的想法,就會灰心喪志,不但不能達成目標,甚至成績還可能一落千丈。
Advertisements
相對地,「這樣下去不可能達成業績目標,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逆轉,但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就算達不成目標,也要努力多爭取成交件數,多一件也好。」如果抱著這種積極心態,就可維持高昂士氣。結果就算無法達成目標,成績一定也比悲觀的人好很多。與其一開始就放棄,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積極態度,更可望提升成績和能力。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指出,遇事樂觀接受的人比起悲觀的人,不論是讀書、工作或運動,都有較好的表現。這可說是積極心態影響的結果。如果一直擔心無法達成目標,心情自然會消沉,當得不到預期成果時,就會越來越焦慮,導致無法充分發揮實力;相對地,抱著盡力達成目標心態的人,不會意志消沉,可以持續盡最大的努力。
失敗不可避免,重要的是活用失敗經驗
不約訪,直接上門開發新顧客的人,必須有不管吃多少閉門羹,都要堅持下去的韌性。即便遭受多次拒絕,還能維持鬥志、主動進攻的人,性格特徵就是具有「加法思考」。 「又被拒於門外了」、「這已經是連續第 5 家閉門羹了」 等,計算失敗次數的想法是「減法思考」;反之,「至少他願 意聽我說明了」、「有 3 個人聽我說了」等,計算成功次數的 想法則是「加法思考」。
同樣面對 80%的閉門羹,習慣「減法思考」或「加法思考」,兩者士氣大為不同。如果只注意到高達 80%的失敗件數,就會意志消沉、士氣低落,但如果注意力放在有聽自己說明的件數上,雖然只占 20%,但比較容易維持士氣。 所以為了維持高昂士氣,讓大家不畏懼失敗、勇於積極挑戰新事物,重要的是拋棄「減法思考」的習慣,改用「加法思考」。這樣一定有助於激發職場活力。
今後環境變化將更劇烈,前所未見的情況陸續發生,沒有什麼事是一定會成功。如果畏懼失敗就不可能創造事業,面對這樣的環境,最重要的不是不失敗,而是好好面對失敗,活用失敗的經驗進行下次挑戰。 因此我們必須把以「減法思考」為基本原理的考核系統,改變成以「加法思考」為基本原理。跳脫常見的「減法思考」,讓「加法思考」在組織內生根萌芽。
當然保留原本注重正確性與細心工作態度也很重要,所以避免敷衍、偷工減料的「減法」規範也不可或缺,但也必須要有「加法」的機制,在挑戰失敗時不但不減分,反而要對積極態度加分。
節錄自《職場致勝必學的人性心理學》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