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黛安.泰斯(Dianne Tice)讓她的受試者做選擇,得出妙趣橫生的結果。儘管基本上假定人人勢必爭取高分的智力測驗,但絕非全體受試者都會選擇提高成績效率的音樂;不少人反而選擇自認會降低效率的音樂。他們為何如此?

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的理論解釋如下:為減輕追求成功的壓力,直接事先備妥一個可能失敗的解釋。自我設限即是自己積極製造困難條件,降低達到目標的機率。這有個心理上的優勢—萬一失敗,我本人並不必負責,可以推給各種障礙,如此便不會傷及自我價值感。

Advertisements

考試不讀書的人,已經找好萬一沒通過的解釋原因;馬拉松賽跑前一晚還去泡酒館的人同樣如此。在泰斯的智力測驗中拿低分者,可以把責任推給選擇了導致效率差的音樂,不必覺得自己笨。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尤其寧願糟蹋他的機會,也不肯暴露在成為失敗罪人的危險中,因為他們至少能夠相信這個失敗的理由,與個人或本身的無能並不直接相關,而是受外在環境影響

因此泰斯研究中,自我價值感低落者特別願意選擇降低效率的音樂,尤其當測驗主持人聲明測驗結果亦有潛在的失敗風險之後(「本測驗的目的是發現能力極度傑出的人」)。自我價值感低者會盡全力避免被視為「魯蛇」,即便他們的行為將造成不必要的低成就。

自我設限可能引發致命後果:儘管自我價值感受到保護,成績卻依然低迷,也替自己關上許多機會之門。考試不讀書或無暇為重要報告投入心力的人,雖然準備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做不出精彩的表演。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教育學者安德魯.馬丁(Andrew Martin)的團隊研究結果亦可證明此一現象—傾向自我設限的大學生與其他同學相較,成績普遍較差,也有較嚴重的自我調整(Selbstregulation)問題。

Advertisements

在起跑線上便「退出競爭」的人,也喪失認真邁向某個目標的學習機會,準確評估自己真正的實力更是難上加難,於是就在自我欺騙的模式下混過學業與職業生涯,腦中總藏著一個自我安慰的念頭:到了真正關鍵時刻,我自會努力上進。但只怕屆時付出再多的努力,成績也衝不上去了。

由於常常在自我設限,他已測不出自己真正的能力,也任憑每一個針對弱點改善的機會流失。透過自我設下的障礙來掩蓋真實的成績水準,藉以保護自我價值感,導致自我設限原本的心理優勢演變成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總會有面臨失敗、攤在陽光下的時候。

關鍵時刻不立即扯開傘索,竭盡全力追求目標,享受一次成功的滋味,自我設限慢性病的方向盤卻駛向下一個自我設限。測驗考砸後,更沒興趣準備補考;派對通宵達旦後的壞成績,被詮釋為自由的生活風格。只是我們要問,假如你不想好好畢業,何必念大學?

因此,自我設限亦是一種背叛自己和背叛目標的形式。習慣性自我設限者等於表明:「這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所以失敗也無妨。」在這個情況下,終極的挫敗,例如考試多次被當後遭強制退學,便形同一種解脫—總算不必再故意製造障礙了,因為把夜夜狂歡當做成績低劣的擋箭牌,終究有疲乏的一天。

 

本文節錄自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25種心理偏誤》

・作者:莎拉.迪芬巴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07

・更多書籍資訊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