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逆金字塔型」人脈

如同他所參加的活動,現在每天都有來自各企業擔任要職的重要人物舉辦活動,也會毫不吝嗇向參加者分享自己知識與經驗(know-how)。參加者也都是跨越不同業界、各式各樣的人,只要在會場上開口與人交談,無論你的頭銜與職位是什麼在這裡,你跟任何人都可能變成朋友

Advertisements

我這位朋友在公司也是位沒沒無聞的人,因為個性內向,不參加公司的聚餐,和客戶討論業務時,也由於太過緊張而無法好好說話。

但是他和這名汽車廠商的幹部不可思議地聊得來,對方也告訴了他許多事情。

到底為什麼,這名汽車廠商幹部會出席這種由其他產業年輕員工所參加的活動呢?

其實,這名幹部也剛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能夠直接的問他。

Advertisements

他說大約從兩年前開始,他就積極地和不同業界的年輕人交朋友。原因是,因為他注意到了「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交通行動服務)。所謂MaaS 是指不擁有汽車,使用者在需要時可以搭乘公車、捷運等公共運輸系統,MaaS 就是一個未來行動的「服務」

不久後不需要司機,外出駕車也能由機器人代行,「自動駕駛車」滿街跑的未來即將來臨,只要在智慧型手機等裝置輸入目的地,就能躺在家裡等車來接送,這是他在談論未來世界時所說的話。

坐進自動駕駛車後,因為不需要握著方向盤,車內變成可以喝茶、看電影或工作的空間,如此一來,汽車廠商也必須和過去不同產業的人合作。他因為看見了這樣的未來,所以才開始和其他業界的年輕人見面

所以,所有業務都能跨界發展的現代,組織的金字塔也翻轉了,人脈猶如各種線頭纏繞,不被頭銜、職稱限制,彼此能夠相互交流

 

善用通訊工具,比見面更能打造深厚關係

但是,像這種「逆金字塔型」的變化總是容易被大企業忽視。

某位汽車大廠的CEO在經濟媒體「PRESIDENT Online」的訪問時說:「最近社內的年輕員工中,有人認為只要和直屬主管無法溝通,就能越級與更高層的部長或負責理事陳情,這樣的做法,實在是打亂了規矩。」

包含我在內,許多網友都對這個發言感到衝擊,也有讀者對這位CEO的發言止不住疑惑。

這家汽車廠商在過去是間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不過最近卻接連爆發「隱瞞車輛缺陷不召回檢查」和「油耗造假」等醜聞。

其中原因,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過於在意主管臉色,無法指出違規事項、對新挑戰躊躇不前的「大企業病」。

會對這名CEO發言感覺怪異的人,應該是覺得「不可越過直屬主管向高層陳情」是上個世代的舊思維。

想到新點子、注意到組織裡奇怪的地方,這些事肯定在年輕員工裡也會發生。如同前文提到的故事,最基層的員工反而更能蒐集到資訊,也會有年輕社員和業界重要人物有聯繫這樣意想不到的事。

掌握某種重要資訊時,向直屬主管報告後卻不受到重視,會再向更上層的主管傳遞訊息,這是創投企業或科技產業經常發生的事

以「公司秩序」為優先考量,否定這種具活動力又靈活的工作方式,使得日本大企業不管經過多久都無法改變。

順帶一提,這次採訪也批評科技時代的年輕員工會傳訊息給鄰坐的同事。

這名CEO表示「透過文字訊息的對話,因為看不見對方表情和臉色,像是在自言自語,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疏離」。這句發言也讓我感覺哪裡怪怪的。

 

我平常會使用Slack 和部屬溝通。Slack 是像LINE一樣的通訊軟體,能夠以智慧型手機互相傳送工作訊息或電子檔案。不僅能對留言以表情符號回覆還能隨專案的成立建立群組,過程也能邀請公司外部的人加入群組。

我認為,善用通訊工具比直接見面交談的人際關係,更能成就複雜而深厚的連結

而且,員工除了同事和主管,還能和採訪對象、業務窗口等人,以多樣化的型態進行聯絡,現在人脈的型態,不就是那種不知道誰跟誰之間有連結,人脈如同蜘蛛網的社會嗎?

 

首先,必須了解「逆金字塔型」人脈在社會上的發展。

換句話說,只選擇接近高階幹部,並打造關係的方式,在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與之相較,自然而然認識的人,和他們建立關鍵人際關係才是更重要的事

 

因此,必須向對方傳達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現在有什麼目標。

前文提到三十幾歲的飲料廠商員工和汽車廠商的幹部有著關鍵連結,也是因為在活動認識後互相交換意見,然後以臉書繼續溝通而成為朋友。

 

節錄自《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