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工作上的目標。你有被賦予的目標要達到,你的主管也有。就算你的主管是公司經營者,他也會在意獲利、營收、客戶關係等事項;如果你的主管是公司中高階主管,他則可能在意業績、KPI、或更高層老闆的觀感。

Advertisements

原則1切合老闆的理想目標

工作時,不能埋頭於自己被交付的事項,要跳高一層,想想這件事情跟你主管的目標關聯性。如果跟他某個目標關聯性極高,你馬上就知道哪些工作千萬不能Delay,哪些稍微晚個一兩天或許也沒人會來罵你。再來,當專案必須取捨時,可以根據他的目標來決定。老闆若很在意上市時間,你就不用笨到跟他協商是否能延後專案一個月這種事;但若你提議的是加人或是外包,就比較有討論的空間。這可避免激怒老闆,甚至讓他覺得你很白目。面對問題時,除了考慮自己被指派的目標外,還要考慮他要什麼、在意什麼、害怕什麼。你的專案能否達成對他有多少影響?如果你的工作成果跟他的目標有很直接的連動,你就比較能跟他同一戰線的討論、並較容易得到援助。但如果你的目標未必能幫到他時,你就得重新思考與調整策略,否則只能盡量靠自己啦!

原則2找出老闆的溝通模式

好的管理者,尤其要向上管理時,必須清楚你的主管擅長的「資訊接受方式」。這能讓你提出的東西,更容易被他理解,自然也容易獲取他的看法與意見,進而得到他的認同,這是我們跟隨一個主管時,要盡快摸索出來的溝通方法。這其實是有心理學的論證基礎的。每個人性格與成長環境不同,培養出跟世界接觸的核心技能會不同。有些人會仰賴視覺取得資訊(在思考時把資訊轉回成視覺訊息)、有人仰賴聽覺思考……。這造成同樣是文字、圖型資訊、話語、或是數字資訊,每個人接受的程度都有落差。你不用他習慣的方法溝通,他可能根本聽不懂。就我而言,對文字的接受度高於聽覺,以電話討論嚴肅的議題超過五分鐘,我其實會恍神、也會不耐。打電話跟我報告事情的人,雖然在問題解決上我未必會刻意不公正,但心情上會稍微扣分。這扣分當然很冤枉,因為對方根本沒做錯什麼事情。但既然我們是人,就很難避免這類人性的偏誤出現在生活中。在報告與討論議題時,最好優先想想對方偏好的溝通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主管的性格,並讓他們「最輕鬆」的取得我們想報告的訊息。

Advertisements

下一頁看更多向上管理的原則!

原則3瞭解老闆的情緒週期

另一個與人性相關議題,在於考量老闆因為作息時間所產生的情緒偏誤。前段提到,凡是人皆有喜怒哀樂,也可能因情緒而做出不理性決策。既然如此,趨吉避凶的方式,就是避免在一些「可能會提高否決率」的時間找主管談事情甚至提案。以我的經驗顯示,有人在午休後脾氣明顯不好。在談一些會讓情緒更差的事情時,我就盡量避開這段時間。但也有些主管喜歡你在特定時段跟他討論議題,最好也加以配合。畢竟,這都是一種讓事情順利的方法。另外,我自己在第一份工作時學到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盡量跟老闆的秘書打好關係。一來你可以聽到一些小道消息,比方說跟老婆吵架、小孩生病,這對於「趨吉避凶」絕對很有益,二來,你在進入老闆房間前,可以多取得一些資訊。我在進入他的辦公室前,會先跟秘書聊兩句:「老闆心情如何?對報告有說什麼嗎?」雖然通常秘書可能不知道,但少部分時間秘書會聽到一些老闆的自言自語,這時候就很有幫助。就算早兩分鐘知道老闆暴怒,也好過當場被問得目瞪口呆。主動找老闆談專案狀況、甚至要求加薪,老闆情緒的拿捏就更顯得重要。談重要議題時,一定要找主管情緒平穩且有充分時間的時段,否則很可能得不到你要的訴求,還會一下就被趕出來。

原則4熟悉老闆的管理風格

不同的管理風格,會影響到人對於資訊接收的態度與判定結果。重點就是:不要用你的認知來決定反應事情的「時機」、「多寡」、以及「決策權限」。這部分非常難一概而論,也很難一體適用。有人可能覺得既然老闆把工作交代給我,那我交期最後一天報告就好。中間有什麼問題我自己解決就好,畢竟那是我的責任。但這對某些老闆而言是大忌。他可能希望你大事小事充分回報,甚至有些老闆還希望你每天下班前要寫日報。這種潛規則通常不可能白紙黑字的寫在哪裡。但為了存活,你得想辦法了解,不然會死得不明不白。這該怎麼琢磨?我建議你到一個新地方、面對新主管,先走最高規格。假設他什麼都需要掌握,盡量立刻讓他知道所有重要事情。如果他是「真的」願意授權,幾次之後你會慢慢知道,就可以減少或拉長資訊提供。千萬不要立刻假設「我有權限」而覺得事情不用揭露,這常常就是信任喪失的起點了!

原則5確認自己的角色定位

這原則乍看有點玄。但請記得,無論你的職稱是什麼,都不一定表示你真的在扮演那個角色。有時候,任何職位都免不了要做一些職掌內容以外的事情。運氣不好時,可能超過90%的時間都在做名實不符的事情。這狀況看似奇怪,但不表示你需要批評與衝撞。老闆通常不喜歡你公開批評幾樣事情:管理風格、決策、組織、還有他所主導的方向等議題。雖然大家都看過很多描寫豬頭老闆的故事,但放膽批評之前,先想想,大部分能擔主管職,未必是皇親國戚或待得夠久,多少有他過人之處。世上的豬頭其實真的沒有這麼多,在全盤了解狀況前,最好少開口、多做事。如果工作內容跟職掌內容差太遠了怎麼辦?我覺得這反而簡單,直接換個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就好。但請有心理準備,別的地方未必沒有這類鳥事,通常只是多寡問題。不管職稱、職掌內容是什麼,我們在老闆心裡的定位其實是「能解決問題的人」。如果不能在他的立場上,幫他解決問題,不管你自認有什麼能力,其實都不算數、也不重要。能解決他的疑難雜症,職稱、薪水、權限、反而都好商量。這不管大公司、小公司其實都很類似。所以,多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解決問題的人,而非拘泥表面職稱與職責,才能開拓出一條更順暢的職場之路!

作者簡介

張國洋Joe Chang 目前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專案管理生活思維」部落格 版主、以及《專案管理雜誌》的專欄作家。著有《PMP後, 你下一步的養成計畫》電子書。

姚詩豪Bryan Yao 曾任紐約市環保署及百大企業的顧問。「用管理思維來豐富 生活」是他近年的研究主軸,文章多發表於「專案管理生活 思維」網站並常轉載於商周、東森等電子媒體。

本文節錄自《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書名: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作者: 張國洋、姚詩豪
出版社:流行風
出版日期:2014/01/24
定價:320元
這本書將帶你參透職場局勢,看懂遊戲規則,進而擬定最佳的致
勝策略。改變就從今天開始,你值得擁有更精采的職場人生!

 

整理=沈玠彣 攝影=李文欽 模特兒=王鼎文(凱渥)

以上內容出自雜誌

 

【延伸閱讀】